建窑系 的标签存档

建窑与遇林亭窑(二)

建窑与遇林亭窑(二)

1998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考古队对遇林亭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3300平方米,取得重大收获。考古队清理了两座宋代半地穴式平焰斜面龙窑,其中1号窑全长73.2米,每窑产量约5万件。2号窑炉全长113.1米,一窑的…
细说建盏陶瓷油滴兔毫

细说建盏陶瓷油滴兔毫

话说建窑的油滴和鹧鸪斑,在明清前后一些古籍就有不同的记述,直至近现代中外学者对建窑鹧鸪斑盏的具体形状仍有不同说法。一说鹧鸪斑即兔毫盏,一说二者之间略有不同,还有认为鹧鸪斑即油滴盏,等等。同时有的认为:“鹧鸪斑”“油滴”可谓凤毛麟角,…
建盏在日本

建盏在日本

众所周知,拥有最丰富、最完整的建盏精品当属日本的博物馆、美术馆。由于有400多年历史的日本茶道,从中国引进建盏作为普及饮茶文化的开启,至今仍将建盏作为茶道具的最高级艺术品;古代如本的贵族、大名世代相传,保存了在中国久已失传的一些建盏…
深藏不露 | 被低估的建盏

深藏不露 | 被低估的建盏

既然全国黑瓷产地不止建窑一家,为何仍然是建盏最为著名?为何宋徽宗要舍近求远,不用开封附近的北方窑口所产黑釉盏,一定要从1200多公里开外的建窑运贡瓷到汴京呢?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建盏是黑釉茶碗,但并非普通的黑釉茶碗。建盏不但釉色纯正…
建窑的发掘(终)

建窑的发掘(终)

建窑建盏的品种停烧于南宋晚期,缩小规模的窑炉继之烧造青白瓷,待炉火完全熄灭大约是在元代初期 。 大面积发掘建窑遗址的意义在于提供、再现建窑的发展、兴盛、衰落的漫长历史;人们从实物证据入手,调查、考证文献资料提供的曾经有过的史实。 窑…
建盏其实没什么,但它就是这么火!

建盏其实没什么,但它就是这么火!

  但其实很多人对建盏 可能只是闻其名 却不了解其内涵 不过笔者敢打赌 你越懂它就会越爱它! 1、建盏其实没什么   只不过是黑瓷的代表   宋代斗茶成风,文人咏茶成趣。由于斗茶最讲究斗色,宋代饮用的多为半发酵的…
建窑的发掘(四)

建窑的发掘(四)

建盏的胎土 与釉料含铁量很高,必须在1250-1350摄氏度的高温下产生液相分离,并且与烧成气氛、冷却制度密切相关,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建盏上各种色彩的兔毫、油滴、曜变的天然花纹,可以说,每个建盏都是别具一格。 大路后门窑址还出土了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