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烧 的标签存档

非遗建盏,吾以观复

非遗建盏,吾以观复

建盏在元代中后期逐渐衰落,明代停烧,停烧距今已有600余年。到了1979年9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共同研究,成功烧制了仿宋建盏。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什么不同?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以产黑瓷而著称。两宋时期,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窑之外,江西的吉州窑,以及…
建窑建盏的历史

建窑建盏的历史

建窑窑址主要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大路后门和营长乾(又名社长埂,包括园头坑)等处,遗物分布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建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两宋,宋末元初趋于衰落以至停烧。历史上建窑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碗著称,俗称“建盏”…
建窑建盏的历史

建窑建盏的历史

建窑在唐代中晚期开始烧造瓷器。此时产品为青瓷。五代末至北宋初,开始烧制黑釉瓷。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建窑的鼎盛时期,其杰出成就表现在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釉色方面,黑釉达到极致,代表性的釉色有乌金釉、兔毫釉、油滴釉及鹧鸪斑、曜变等;器形…
带你认识「建盏」——由来

带你认识「建盏」——由来

建盏因烧制窑口——建窑地处宋代建州府辖地,位于今天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池中村一带而得名。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盛于宋;败于元、明,以烧造黑釉瓷器为主,其中位于今天水吉镇后井村窑址,窑长135.6米是国内考古挖掘发现最长的…
用盏有什么好处?建盏的真谛在这里! 

用盏有什么好处?建盏的真谛在这里! 

用建盏的好处是什么?建盏的功效是什么? 曾几何时,经销商开始向盏友们推介说建盏可以补铁,可以养生。说的玄乎玄乎的,不知道这些“功效”是真是假? 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建盏文化的缺失。很多人不知道建盏为何物?不知道建盏是做什么用的。或…
匣钵——宋代建盏烧制不可或缺的工具

匣钵——宋代建盏烧制不可或缺的工具

宋代烧制建盏的工具从支钉叠烧逐渐发展到匣钵仰烧,匣钵给宋代建盏的烧制带来了怎样的改革性转折?究竟是何模样的器物,又是如何使用的呢?让我们来一一揭晓。 一、匣钵的诞生 在宋代以前的晚唐,那时尚未出现匣钵,一直采用托座叠烧烧制建盏,烧制…
为什么建盏有600年的文化断层?

为什么建盏有600年的文化断层?

宋朝,一个文人地位高于武将的朝代,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茶文化更是历代鼎盛。众多皇室、大臣、百官、文人墨客,于品茶文化,新起“斗茶”之风。建盏,就在这个文化时代里应运而生。 点茶,是用沸水将茶末点化成茶汤。点茶的过程里,除了需要茶品好以…
为什么柴烧建盏需要放在匣钵里烧制?

为什么柴烧建盏需要放在匣钵里烧制?

很多盏友都知道柴烧建盏,但却很少亲眼所见过龙窑柴烧,尤其柴烧建盏时需要将盏放在匣钵里烧制。这就引起了很多盏友的疑问,究竟这匣钵的作用是什么?又有怎样神奇的效果?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   何为匣钵 匣钵是烧窑窑具之一。在烧…
建盏丨千年“窑都”再出发

建盏丨千年“窑都”再出发

说起建盏,很多人知道是宋徽宗之爱,却不知它始制于五代末年,于宋代达至鼎盛。到了元末明初,建盏工匠与制作工艺逐渐失传隐匿,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建窑当地工匠探索复兴,并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建盏烧制技法特…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建盏的由来以及文化

古窑址在今天的建阳区水吉镇的后井村,其中大路后门窑编号为90SJY3的窑长135.6米,是国内已知最长的龙窑。中国龙窑历史最早起源于商代,龙窑代表了东方的陶作进步和智慧,是历史以来烧制陶瓷的最高平台。建窑又因两宋文化和艺术风格,将建…
建盏的文化艺术“名片”

建盏的文化艺术“名片”

历史上,建盏不仅是皇家贡品,还曾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出使海外,到达日本、伊朗、埃及等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受到当地上层贵族的追捧,荣耀一时,享誉四方,就如同古城开封的清明上河图和汴绣。 而随着明朝朱元璋废龙凤团茶兴散茶,斗茶、点茶之风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