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建盏建窑的艺术价值

陈寅恪先生曾经这么评价过宋代的文化:“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宋代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是雅文化,而后到了元,才渐渐的演变成了俗文化。所以我们可以说两宋时期的文化作品几乎代表了中国雅文化的艺术最高峰,其时代的所有工艺艺术品都能反映出雅文化深刻的影响力。   明清的瓷器像青花瓷等都会过于注重外表的华丽,这是典型的俗文化的代表。两宋的瓷器则不同,作为雅文化的杰出代表,它更注重的是器物的内涵。两宋的瓷器大多是浑然天成,古朴厚重,有些则素雅简洁,清丽自然,同时又不失内涵的深厚,与之前的都不同,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美学境界。宋时有名的“五大名窑”和“三大窑系”,实乃史前不可达到的高峰,其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是一座有纪念意义的里程碑。  在宋代陶瓷文化中,建盏可以作为典型的代表。最早生产在唐后期,在褪去了奢华与繁琐后,凭添了一份沉淀与儒雅。建盏那旖旎的遭遇更是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五代时的兴盛凭空而来,在宋代昙花一现,给世人留下了最闪耀的绽放后又迅速湮灭,划空而去,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完全消失。大概是达到了一个“雅”的顶峰,在一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朝代,只有俗文化才能是主流。所以世人对宋瓷的评价大多是明代晚期甚至是清代,建盏和建窑在元代晚期已经完全消失,未能进入后人评判之列耳。  过早的消逝并不代表它比别的窑系差,相反,逝去的才更为弥足珍贵。建窑建盏在星河中璀璨的一闪后还是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曜变天目至今被日本当作国宝来珍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日本的传世品中被定为“国宝”的曜变天目茶碗一共是三件,藤田美术馆中收藏一件,东洋陶瓷美术馆中收藏的油滴天目,是现存的建窑油滴天目茶碗的巅峰之作,其珍贵性和文化价值可见一斑。建盏艺术在中国的断代,却在东洋能够大肆横行,这说明并不是它有瑕疵,只是当时的时机问题了。它能够在宋代就声名远扬,也足以说明在当时的影响之大,文化底蕴之深厚。   宋代的制瓷的高峰,源于宋人追求淡泊优雅的艺术风格. 谧静的艺术灵感。宋代建盏从造型到纹饰,从胎釉到形制都具有严苛的标准和规苑。色泽雅致清幽,湿润如玉,低沉、敦厚。也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鼎察时期.备受皇家的喜爱,是皇帝的御用茶具。建茶人贡后深受宋大宗,仁宗上徽宗等帝王的喜爱,身边的大臣更是推崇备至。宋徽宗在(大观茶沦》写到 “以纯自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可见他对白茶极为重视。而产自建阳的茶盏不仅在盏壁上显现出水痕,还衬托了白色的茶末。白色的汤花建盏而饮茶、尚茶的社会风气也促进了建盏及建盏文化的发展。徽宗赞美道: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辞红颜入醉乡。   上至九五至尊,下至文人雅士,都离不开建盏。在民间盛行的斗茶艺术,必备的三要素就是:佳茗,好盏和清泉。建盏之所以成为斗茶利器,是它的形健盈幄、体厚保温,自然奇妙的纹理。其中纹理是最重要的,如南宋建阳人祝穆 《方舆胜览》 所概括的三类: 免毫,鹧鸪斑,毫变。兔毫纹流行,鹧鸪斑次之,毫变罕见“艰难得之”。从苏轼诗词行文可知,他常用建窑兔毫盏品茗。如 《水调歌头·桃花茶》  “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 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篓时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这说明了诗人何等的潇洒和豪迈,好盏出好词,激发了多么浪漫的情怀! 兔毫盏的激流之奔泻,万剑之齐发,倾盆之急雨;油滴盏的出窑之炫彩,荷上之滚露,宇宙之繁星;曜变盏的璀璨之夺目,变幻之莫测,耀眼之光辉。各色建盏,各尽其美。建盏真不愧为中国陶瓷文化中的瑰宝,其艺术文化价值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在现代正在逐步兴起,它的艺术价值正在被人们所发现,相信有一天,建盏文化可以重新融入现代生活,适应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让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