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时,斗茶之风红极一时。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流民,无不热衷于这一雅兴。建盏因其体厚保温、稳重典雅而成为斗茶的利器,深受大众的喜爱。 建盏生于皇室,流传于民间,也广受才子佳人的喜爱。不止是大众,就连当时诗坛巨笔的苏轼,都对建盏赞不绝口,其诗文中也多见建盏。 今天我们就来着重探讨下苏轼与建盏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平生嗜茶,有诗为证,“戏做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以好茶来喻佳人,茶在苏轼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苏轼还生性旷达,不拘小节,最会享受生活。
他不仅是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人物,对于品茶更是自有一套,说起茶具来也是滔滔不绝,可见其诗文所述。 《水调歌头·桃花茶》 已过几番风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 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全词从采茶加工,到用盏的感受,刻画得非常仔细,也将诗人的潇洒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把玩着手中精致的小盏,品一口上等新鲜的好茶,一下子就能忘却了遭遇贬官的不快。饮后至于唇齿留香,飘飘乎若遗世而独立,像是得了仙人之气,飞升蓬莱仙境!
《游惠山》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此处题目中的惠山,坐落于无锡西郊,是浙江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日本所传世的国宝天目,和这里的天目山取名一样。据史书记载,日本天目取名确出自于此。由此日本的天目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也确实可考。
于明窗处摆一小桌,取山泉,倾紫盏,可享受一个下午的闲适与清欢。“色味两奇绝”最值得千古传唱,品的是北苑御园贡茶,用的是建窑黑釉盏,视觉和味觉都是一个极大的享受。人生胸怀豪迈至此,区区仕途坎坷,何足挂齿?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与此对应,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送南屏谦师 苏轼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三昧”一词很是关键,为佛教名词,义即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文人学士素以茶养住,陶冶情酸,借物咏志。斗茶需要的优质茶品,泉水与器具,更需要运筹帷幄操作得当。建盏的花纹变化多端,神秘莫测,其中却蕴含了道法自然. 返璞归真的哲理。
苏轼不仅嗜茶,还嗜酒。诗中还描绘了他用兔毫盏饮酒的场景,李白“莫使金樽空对月”,而苏轼却“把酒问青天”。又有谁说建盏只可饮茶,不能饮酒?细细品啧,别有一番情趣。此般豪情万丈,不拘小节,终可为世人所传唱。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