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之美,千变万化
今日,将浅要介绍建盏之本——器型
希望对初学建盏的您有所帮助
对瓷器来讲,器型是骨骼,釉色是肉。 如果釉色精彩,器形却有所欠缺,使用时不仅不方便,也让整体的艺术性留下遗憾。 就建盏而言,极富个性的釉色一直备受关注,而器型则时常被忽视。但它却是建窑的根本所在。 建窑的产品以碗状的建盏为主,造型的共同点是碗口大,圈足小,状似漏斗。 谢道华先生在《建窑 建盏》一书中将建窑分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器型。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四大器型各自的特点。束口
因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处有一圈向内收束的凹槽,故名。
该凹槽的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以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以避免茶汤外溢。 所以,该凹槽又被称作“注水线”。
束口盏碗腹比较深,器型饱满,手感重,有深腹、浅腹两种器型。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 它是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较高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束口盏在历次窑址发掘中都有大量出土,而且是建窑首创的上乘器型,也是建盏成为“斗茶神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要是在现代,这个器型得一个工业设计专利,拿几个大奖也不为过。撇口
撇口盏,因口沿明显向外撇,故名。
撇口盏根据用途分为母盏和分盏。 母盏即调膏冲注的大碗, 分盏即用来饮茶的小盏,两者配套使用。
撇口盏相对于敞口盏有更明显的曲折延伸,盏腹有明显弧度。 盏腹的线条和盏口是否向外延伸是区分敞口盏和撇口盏的关键所在。从功能上来讲,撇口盏主要用于分茶,用于将一份茶给大家分饮。 宋代除了上层社会斗茶以外,其他绝大多数场合用到的还是分茶,而且更多的是在商业场所使用。敞口
敞口盏,也称“斗笠盏”,像上翻的斗笠,所以也叫斗笠杯。
该器型口沿外敞,腹壁斜直或带微弧,也有深腹、浅腹两种器型。 盏腹是倾斜的直线或有非常小的弧度,基本都是接近直线的。 整个盏的造型很像劳动戴的斗笠,所以人们给它取了“斗笠盏”这样一个很形象的名字。 敞口盏初入者容易与撇口盏混淆,与撇口盏器型的不同之处就是口沿敞开而不外撇,但其功用基本相同。
敞口盏器型变化不大,常见有中、小型口径,偶有大型,但较少。 敞口盏容量更小,但是斑纹展示性好,所以常做口径8厘米左右的小器型用于饮茶。敛口
敛口盏,“敛”即收之意,指盏口沿向内收敛,故名。
敛口盏常见中小器型,小型器的比例较高,样式也很多,主要作为饮茶的小杯。 因造型丰满、手感舒适等优势,其作为饮茶小盏烧制数量最多,器型变化也最丰富,高矮胖瘦,口沿内收的程度都有所不同。
敛口盏外露面积小,容量却特别大,而且捧在手里沉稳有质感,利于静心。 大型敛口盏有种形制也称“钵”,专为僧侣饮茶之用,也作为供奉之佛器,出土数量很少。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