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建盏是断代失传了八百年的国宝。现在又重新说它的出现,不免让人怀疑:现在的建盏技术还和八百年前的一样吗?
实际上,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已经被复原了。1979年9月开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及福建轻工和建阳瓷厂组成恢复小组,主要复原工作都在建阳瓷厂进行,并于1981年复原成功。
历史过程
宋朝,这是一个现代文人多羡嫉的时代,在宋朝,雅士与友人品茶论道、琴酒诗歌,多得自在。甚至有个不专心于勤于政务做皇帝,却醉心于艺术雅玩的宋徽宗,而且玩得有声有色,不仅在书法上创造了独具一格的瘦金体,更是凭着对茶的喜爱,对茶道做了反复研究,最后将所得写入《大观茶论》,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独到,论述尤为精彩,给世人用文字演绎了最标准、最雅致的点茶法。
整个宋代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品位,造就建盏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中的革命性意义和最高地位,建窑之天工造物,完整体现了宋代追求的极简和留余风尚,将建盏以其自然造化的形和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建盏作为宋代社会特殊的文化载体,伴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并对日本陶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曜变天目”、“油滴建盏”等南宋旷世珍品被日本视为国宝级文物,饮誉四方。
但是,由于南宋时期国势一蹶不振,“斗茶”之风逐渐减弱,再加之建安地区连年民变,百业俱废,建盏不再成为贡器;自元代后人们饮茶风俗从碾茶膏、茶饼注入沸水饮用改为直接饮用清茶、奶茶,使昔日备受青睐的建盏茶具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风光不再;地处建阳水吉的建窑炉火渐渐熄灭,烧制工艺慢慢失传,造成建盏文化近800年的历史断层。
柴烧建盏建盏的珍贵,得益于建阳独特的胎土和矿石,经过13道工序后,在高温还原烧制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盏所处位置的窑温和气氛不同,釉水变化出各种奇特的花纹,进而产生“窑变”。
然而,“顶级”建盏,国内鲜有,几乎无一例外东流到日本。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藏于日本静嘉堂的曜变天目盏,它被国际陶瓷界公认为“碗中宇宙”。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建盏工艺才逐步得到恢复。
1979年9月,由中央工艺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进行仿古建盏实验,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在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的样品,并获得了有关人士的好评。1981年5月7日-10日,福建省科委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外交部总务司、上海博物馆、上海硅酸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仿建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仿宋兔毫盏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此后,建盏工艺才得到恢复并走向市场
在匠人们在日复一日的揉捏中,建盏带着它被赋予的斑点与纹路,沿着历史与人类活动的轨迹,在炉火里碰撞着,在茶沫里浸润着。
建盏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中国建窑建盏之都,再到金砖会议国礼,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华传统工艺的重视。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建盏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以及作为现代茶具的普适性。建盏这一黑釉瓷艺术的明珠,曾经蒙尘,如今终于重见天日,走向复兴,是建盏之幸,是宋瓷之幸,也是世人之幸。
所以,你还觉得正宗的建盏失传了吗?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