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闽北的建窑建盏在宋代曾经经历了一段辉煌历程,还流传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深受喜爱。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近年来,建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建窑建盏的挖掘、保护与传承。
建盏留给我们的是斗茶的记忆,是精湛技艺的传承,建盏的传承体现着从功能到审美的转变。一、建盏的现代意义和休闲文化
在现代社会里,休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借助休闲得以将日常平凡的生活提升至精神层面,盖尼·巴米尔和巴拉斯·巴米尔指出:“休闲,是一切人类行为的目标所在。”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休闲成为现代人放松身体、愉悦精神的载体,而休闲产业发展要求对文化遗产高度重视。建盏所代表的斗茶文化作为宋代乡间士人、在朝文人共同推崇的休闲方式,也就成为现代人追忆传统文明、共建现代休闲审美家园的选择。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行进,人们处在物质发达的社会中。正如列斐伏尔所说的:“虽然我们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舒适,但同时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糟糕和更感到令人苦恼。”在大众文化流行的现代生活里,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常常使人们将人生目标和幸福都倾注在物质中,身心受物的控制,成为物的奴隶,人的解放似乎成为被人遗忘的话题。马尔库塞说:“人的解放并非物质层面的解放,经济学的解放并不等于哲学—文化的解放,理性的自由并不等于感性的幸福。人的结果的根本标志和现实途径,便是以艺术—文化为手段对心理—本能压抑的消除。”虽然,建盏所代表的斗茶文化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成为久远的过去,但我们追忆古人的优雅生活,在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下,找寻渐行渐远的浪漫生活,找寻迷失已久的审美意趣时,建盏无疑在现代与古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为重新认识历史上形成的格物致知精神设定了路径,也为建造美丽的精神家园指明了方向。二、灵魂与情感的散步:转化中的传承
建盏作为现代休闲社会的地方文化元素,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脱颖而出,这是由它独特的形式和内涵所决定的。作为斗茶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前,主要是当地人和历史学家对它感兴趣。现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文化遗迹吸引着众多来自远方的游客,而历史文化,不仅仅只是让旅游者进行想象,而是让他们实际体验那些与过去的生活十分相似的东西。关于斗茶的诗文,有唐人冯贽在《记事珠·茗战》中记载:“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诗人杨万里《陈骞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鹧鸪斑面云荧字,兔褐瓯心雪作泓。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与浦城籍的同僚章岷斗茶时写道:“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北宋点茶好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以很长的篇幅生动叙述了点茶的过程,道出了点茶法的奥妙。在这些诗文中,对建盏和茶的形色味进行诸多描写,这些描写向人们展示了宋代当朝天子、在朝名臣、文人雅士、乡野平民对建盏所代表的斗茶文化的推崇、赞扬,斗茶似乎成了全民参与的有闲生活象征。这与现代社会中对休闲的重视、肯定、提倡是能产生共鸣的。目前建盏符号在现代茶具、现代陶艺中的运用比比皆是,从喝茶的茶盏到茶壶、茶罐甚至是茶楼里的现代陶艺,从釉色到造型都让人们能够体会出宋代建盏的风格、宋代文化风尚、审美情趣及其和谐内涵。抑扬顿挫、细腻婉约的宋词;出神入化、归隐田园的宋画;凭栏怀古、嘈嘈切切的宋歌,高雅得几入巅峰的宋代文化,充满了理性的洒脱与人工的自然,使日常器用的建盏茶碗印上了鲜明的文人气息。在现代,国民素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民正逐步步入有闲文化社会,建盏斗茶活动中体现的全民性、娱乐性、艺术性,使现代人透过传统艺术找到了灵魂与情感的结合,并在建盏符号再运用的器物上体验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使由泡茶方法改变而导致的遗失的斗茶精神在现代实现了重生。对现代人在休闲活动中所倡导的“生活有文化”“思维有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