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产于建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盏以最简单的原料为开始,却有着变化万千的釉色。数百年的落没也没有让他消失。跨域千年再次与我们相遇,建盏,火与土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一、选土选矿是关键
建盏含铁量高(含铁量达7%~10%),那么高的含铁量,自然和原材料离不开关系。烧制建盏的原料,并不是随处可取。建盏需要在高温条件下烧成,且需要胎中的成分参与反应,才能形成精美的铁系结晶釉,因此对胎土的含铁量、耐火度、可塑性等指标都有严苛的要求。建窑建盏的胎土是将三种不同的粘土以适当比例混合后制坯。这三种粘土,都出自建阳水吉,不过位于不同的村落。1、后井黏土
下面三种黏土颜色有明显差异,所含成分也略有差异。后井村的黏土,特性是铁含量高,这类高铁红土,是建盏“铁胎”的主要成因。而铁胎对建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铁胎是建盏的必备特征,无铁胎不建盏。2、南山黏土
南山村地址位于建窑建盏遗址东部,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南山村产的粘土,从外观上看,并不是流行的建盏工艺流程所介绍的红土,而是偏黄白色。因为水吉镇南山村特产一种含硅、含铝量都很高的粘土。这类粘土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是建盏胎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大梨村黏土
大梨村的黏土看上去和后井村的黏土看起来颜色相似,成分却不尽相同,大梨红土含铁量比枕头岭的低,性能也有区别。不同地段的红土,成分不同,作用也不同,所以才需要去特定地点采集。大梨红土起的主要作用不是增加含铁量,而是增加建盏胎体的耐高温抗变形程度。所以其含铁量虽然低于枕头岭红土,在配比中一般不超过20%,却依然是重要成分。有了大梨红土,能明显减少建盏胎体的开裂率。二、配釉的重要性
建盏闻名于世,与精美的铁系结晶斑离不开关系,而铁系结晶斑的烧制必然离不开釉水的调配。建盏釉水是采用山中天然矿石和草木灰调制而成。草木灰是采用水吉当地的植物烧成,当地土壤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成分比例会与其他地区不同,被植物吸收后,也导致草木灰中的元素成分比例与他处不同。这很可能是宋代建窑能够将釉色烧得特别“青黑”,甚至泛蓝光的原因之一。而矿石也不是随处都有,已知主要开采的地点位于建阳南林。三、胎是骨骼,釉是灵魂
山中的泥土经过洗涤过滤后还要通过人力的反复揉制,这样可以增加泥的韧性和粘度,减少烧制过程中因为高温烧制的开裂和变形,这是现代机器所无法替代的。
有经验的制盏师傅会坚持手工拉坯,卓立旗就是其中一个。和泥打了半辈子交道,这之间的默契不言而喻。十几年的拉坯功底,双手转动之间,一只建盏的坯就已经完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果说建盏的胎是骨,那么建盏的釉就一定是灵魂所在。釉水采用山中植物烧制的草木灰和天然铁矿石。烧制出来的斑纹无法人为控制。可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为了防止建盏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粘底的情况,建盏必须施半釉。上釉完成后,将上完釉水的建盏装窑进行烧制,建盏需要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下烧制。怎样控制温度每位师傅都有各自的小窍门。烧制完成后,等窑内温度降下来,就可以取出成品了。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卓老整个的一个制盏流程。很多老盏友知道,卓立旗的手工拉坯建盏,尤以银斑和银蓝斑的油滴盏(鹧鸪斑盏)为代表作,广受建盏爱好者喜爱,颇具收藏价值,我们可以来看看。他制作的建盏,胎骨厚重,黑白分明,古朴幽玄,颇具宋韵。
旗盏的黑,恰似黑夜星空璀璨,静谧、纯净、无杂质,与师傅烧盏时专注、沉稳的心态一致,能够抚平持盏人的心绪,令人心平气和,坠入沉思宇宙。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