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以釉色多变得到众多朋友们的喜爱,但常常又因为多变的釉色被人误解。认为多变的釉色是添加了化学釉才会如此的鲜艳,可建盏釉色从宋代起就有兔毫、油滴、曜变等等。难道在宋代就有化学釉了吗?当然不可能了,其实所有烧制釉水的原料都相同,当然也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兔毫和油滴了。 一、建盏的釉是什么?
建盏的釉料配方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本地釉矿石加草木灰。有人听起来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就是矿石加草木灰就可以烧出那么多的釉色?当然了就算是这两种原料也会有一定的讲究。矿石:建盏釉料所需的釉矿,并不是随处都有,已知主要开采的地点位于建阳南林。这些红色的矿石,含铁量高,众所周知,铁广泛的存在于大自然中,且铁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致色性又强,这也是建盏釉色多变的主要原因。
草木灰:草木灰是采用水吉当地的植物烧成,每个地区的土壤不同,被植物吸收后自然植物所含的微元素也不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中提出,宋代的建盏之所以能够烧出“青黑”和建盏当地的草木灰离不开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盏之所以能在宋代风靡全国,建阳本地原料就为其提供了优势。
二、建盏烧制的釉是一样的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常常用来形容建窑建盏的釉色,这个形容可以说非常恰当。上完釉的建盏放入窑内,烧出的釉色精美与否,对师傅来说釉色已经算是不可控的了。有可能烧出兔毫、也有可能烧出油滴,但烧制建盏的釉水却是一样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窑变。现代,烧制建盏的方式多了起来,电烧、气烧等,对于电烧能够更好的控制烧制的温度范围。油滴烧制的温度比兔毫要低一些,为了达到自己的预烧效果,有经验的师傅会对窑内温度进行控制,可建盏烧制温度范围的可控性极窄。且对窑内气氛要求又极其高,所以哪怕很有经验的师傅,成品率依旧不高。
另外关于市面上不少师傅专门烧制兔毫或油滴的问题,其实是这样的。
传统建盏的烧制方法、釉原料其实都是一样的,(这里为什么要强调传统,因为现代有许多的创新釉色,有加入一些师傅独特的烧制技艺,以及釉水配方)主要是烧兔毫的师傅,会把釉料和胎土的配比、窑炉控制的技术,按照自己的经验往适宜兔毫的方向去改进调整,烧出兔毫的概率就会比较大。而烧油滴的师傅,也会往适宜油滴的方向去改进调整。当然了,烧油滴的师傅自然也会烧出兔毫,无意中烧出的兔毫,一般来说不会有专烧兔毫的师傅烧得精,但有时运气好,烧出精品也不一定(当然这个概率很小的啦)。反过来也一样。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现代的条件下,多数师傅会侧重于自己所烧的主要釉色品种,为了做精、做深,往自己擅长的方向去改进,从而尽量提高成品率、精品率。并不是说他们只会烧一种釉色斑纹的建盏。
三、温度气氛也影响建盏斑纹
建盏以彩斑为最佳,依次下来分别是银蓝斑、银斑、褐色系斑纹。色彩不同是与在烧制过程中的还原效果有关,还原程度越好,就越容易烧制出彩斑,相对的如果在烧制过程中气氛偏氧化,则烧制出褐色系斑纹的概率就越大。
像龙窑柴烧对温度氛围的把控就很低,所以像柴烧的作品很多都是褐色系斑纹,而电烧出银斑、银蓝斑的概率就会比龙窑高很多。而这些釉色、斑纹的形成主要还是看窑内气氛,釉本身都是一样的。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兔毫的釉是专门烧兔毫,油滴的釉是专门烧油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