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我”是建盏,“我”从建阳来

建窑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是宋时斗茶神器,得宋徽宗宠爱,成点茶御用之器,黑瓷的代表,因产自宋时建州府建安县建州窑茶盏(现如今的南平建阳),盏指浅而小的杯子,故称之为建盏。一、千变万化是我的强项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用来形容我最为合适,我的釉色繁多,但你知道吗?这些斑纹都是我在窑内天然形成,没有任何人工干预,而且用于烧制我的原料用料均相同,都是在一个窑内烧出的喔,我有兔毫、油滴、曜变、乌金、鹧鸪斑、珍珠斑等等。二、我的心始终如一

尽管我的外表变化万千,可是我的心“铁胎”是不会变的喔,“铁胎”是我的标志,我胎体的烧制原料来自建阳水吉当地的高铁粘土,三种土按比例混合调制,而釉料也是取自当地山中的原矿物釉和草木灰混合,含铁量高(含铁量达7%-10%),用手指轻轻敲打,会有轻脆之音。三、我的经典器型

器型对我来说很重要,其中经典器型有四种,分别是束口、撇口、敞口、和敛口。四种器型各不相同,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1、束口

因口沿以下有约1CM处有道注水线,故此得名。束口线的设计,能够在注水和击拂时约束茶汤外溢。是专为斗茶而生的经典器型。分为深腹和浅腹。

2、撇口

撇口盏因口沿明显向外撇,故此得名。撇口盏主要用于分茶。分茶最早源于唐代宫廷,分茶时大碗和小盏配套使用,大碗一般口径都在15cm以上,小盏口径在11cm左右。且撇口盏还便于清洗。3、敞口

敞口盏也称“斗笠”,口沿外敞,易与撇口盏器型混淆,与撇口盏器型的不同就是口沿敞开而不外撇,功用基本都相同。常见中、小型口径,大口径的器型较为少见。

4、敛口

敛口盏指盏口沿向内收敛,故此得名。敛口盏造型丰满、手感舒适,器型变化也最丰富,常见中小器型,小型器的比例较高,样式也很多,主要作为饮茶的小杯。四、我的误会多

我的烧制工艺特殊,采用仰烧,这样的工艺,会造成胎底无釉,形成露胎,有时还会形成釉滴泪。许多刚刚认识我的朋友都疑惑,认为这是瑕疵,但这是我的特色之一。开片也是我的特色之一,尤其是茶叶末釉色,常常可以看到釉下开片,有的朋友看到裂了,认为是瑕疵,这里要注意啦釉下自然开片是我的加分项(注意点:釉下且自然开片)。五、我的好处多

我的胎釉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等化学成分。所以建盏在使用过程中能不断的释放二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容易被人体吸收。可有效预防贫血、高血压。我不仅会软化水质且建盏蓄热保温功能效果好(用建盏和玻璃杯同时盛满热开水,玻璃杯中水凉透建盏中的水还是温温热。其他饮料均是如此。)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