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是什么让中国的瓷器成为日本的国宝?中日建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建窑是中国最著名的古窑之一,也称建安窑,故址在今福建省建阳水吉一带,以烧制黑釉茶盏而闻名于世,并以“松风鸣雪兔毫霜”的朴淡雅宜之美,“熁之久热难冷”的实在之用,隐蕴儒家、禅宗之理,融通中日茶道之学,而成为茶文化的一个缩影。建窑以烧制黑釉盏为长

早年间亦有烧制青釉等瓷器

因其水吉当地得天独厚的高铁岭土

烧制的建盏都有胎体坚厚,有“铁胎”之质胎内细小气孔宛若毛细

蔡襄《茶录》曾记载

其坯微厚

熁之久热难冷

最为要用

这样的茶盏有着良好的保温效果

适宜斗茶

中日文化交流史长达2000多年,早在平安时代,宋僧东渡,广弘佛法,就将宋朝的饮茶之俗带入日本。在元弘三年之前“建盏”一词已出现在金泽贞显的信札中。到了室町时代,建盏不仅是千金难求的珍稀唐物,跻身于“东山御物”之列,亦成为象征将军身份的“格式道具”。《大明别幅并两国勘合》则明确记载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皇帝赐予“日本国王源道义”(即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以“黄铜镀金厢口足建盏十一个”。其中便包含宋代的建盏。而日本现存曜变天目盏三件,分别藏于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藤田美术馆及大德寺塔头龙光院,皆被指定为国宝,中国只在杭州出土了残片。这只盏又名“稻叶天目”,被誉为“天下第一碗”、“碗中宇宙”,是三只曜变天目中人气最高最为名贵的。在光照下有金属光泽,整只盏玻化都很好。这只曜变盏是作为佛器来保存的,几百年没换过主人,也极少对外公开,但在今年三月首度对外公开。

藤田美术馆藏曜变盏原为水户德川家传,器型同稻叶天目一样,是标准12口径束口盏。口沿扣银边。现如今的建阳水吉,仍有一批工匠钵承传统,推陈出新。如陶民柴窑,仍坚持手工拉坯、修胎,以柴窑烧制建盏。虽成品率远低于电窑,但选用高油脂的松木,人工控制窑温,在温度或高或低,还原火焰忽明忽暗间,再现千年前的宋韵风华,蕴藉宋儒之旨,禅宗之趣,而深深沉沉,别有一番思忖在其间。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