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烧制建盏而命名的窑口总称。主窑口位于宋建州府建安县,也是今天南平市建阳水吉镇。分布在水吉镇的建窑遗址有大路后门,芦花坪,牛皮仑,乾长营,水尾岚,七里岚等。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建窑本是民窑,因为宋代审美风尚,成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代名窑,所烧制的精品亦专供宋代宫廷使用,主要用于斗茶。但是他不属于“官搭官烧”的窑场,所以不能称作官窑,而只能称之为贡窑,宋之后,则为民窑。
【 建窑烧制历史脉络 】
(晚唐五时期)是建窑的初创阶段,烧制工艺水平不高,以烧制青釉为主,酱釉次之。器型种类较多,有壶,罐,碗,碟,盏,盒,碾船(碾制茶粉)等。器型特征与同时期的浙江越窑一致或有些相似,说明此时期的建窑以仿制越窑为主,尚未发展出自己的特有瓷器。(五代时期之北宋初年)是建窑的兴起时期,开始烧制黑釉碗,烧制工艺改进了早期的叠烧法,采用漏斗形匣钵,正置仰烧法。开创今日建盏先声。
(两宋时期)是建窑鼎盛时期,窑场规模宏大,标准的黑釉瓷器大量烧制成,器型以碗(盏)为大宗,此外还有少量灯盏,杯,钵等器物。
(南宋晚期)渐渐走向衰落,窑场开始青白瓷生产,胎体轻薄。(明代早期)朱元璋废团茶兴散茶,点茶风气衰退。外加统治阶层审美品位改变,造型喜雄浑古朴,装饰喜繁密秀丽,黑釉碗盏产量锐减。
(清代早期)窑口虽然尚未彻底熄灭,但烧制瓷器多为德化风格青花,黑釉逐渐停烧,直至所有窑口废止,建盏技艺从此绝迹。
建盏,创烧于晚唐时期,兴于两宋,元朝之后熄火600多年。而今新盏,老盏借茶文化火热还魂。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