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自古以来便是举国之饮,始发与神农,闻名于鲁周公,兴于唐宋,普及与明清,直到今天,茶依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盏之可贵,在于它是中国茶文化鼎盛时期的见证;它的命运,也和茶文化的命运休戚与共。
建盏因为茶而生,为此,在建盏的所有产品中都是与茶碗息息相关,更是和茶形影不离。近几年来,建盏发展颇为迅速,以建盏为器皿的喝茶风潮风靡起来。
建盏是喝茶的妙器
软化水质的功能: 建盏喝茶的功能是保温与活水作用的综合效果,会让人感觉水乳交融,甘润顺滑,茶性十足,韵深味浓,暗香涌动。更可较长时间的保温蓄热并提高茶汤的碱性,保证了茶水的口感更佳。
养出七彩之光:选择茶叶、建盏有考究
建盏养出七彩: 目前前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釉面吸收了茶垢,表面形成一个折射面,进而反射出和之前不一样的光泽;另一个说法是茶汁和釉面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铁+碱),改变了釉面的分子结构,所以色泽发生了变化。
用不同茶叶养盏速度也大不相同 : 其实建盏对茶不挑剔,适合任何种类的茶,但对比比多款的茶叶,临近建阳的武夷山所生产的岩茶是很好的选择,原因在于武夷岩茶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丰富,如钾、锌、硒等多种矿物质,还含有人类身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A、D、E、K、B1、B2、B3、B5、B6、H、C、P和肌醇等,除A、D、E、K较难溶于水外,其他均为水溶性维生素,泡茶时可充分利用;
也正因为武夷岩茶所含的这些矿物质,在我们日常使用建盏饮茶时,在高温冲泡的情况下,建盏釉表层的铁逐渐被氧化以及武夷岩茶里丰富的矿物质与建盏釉表面的铁起轻微的反应,在两者交替的情况下,建盏釉面日积月累慢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也就是七彩色。
这样的色泽在自然光或者强光反射之下,将会让整个建盏的釉面更加具有色泽,同时也让活跃的结晶看起来更加的绚丽多彩,曾经的古人就是因为这份对建盏色彩的着迷,从而形成一种建盏的风气。
选盏决定了养盏时间的长短
一般选择建盏,都会从晶体表现的釉色来看,如果呈现出的色彩越是活跃,那么养出七彩效果的时间就会越短。在建盏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其釉面会形成不同的结晶,如果结晶面较少,那么其养出七彩效果的时间就会越发漫长。在当今的生产技术下,可以通过烧制过程中的技术控制和温度,烧制出不同活跃程度的建盏。为此,想要养盏,还是要看选择的建盏本质釉面效果。当然,养出了七彩的效果,其色彩不仅会更加的迷人,同时其价格价值也会有所提高。
不是所有的建盏都能养出七彩之光: 并不是所有釉色都能养出七彩光,玻化程度太弱的盏,烧得太干,养不出七彩的釉面。如果是采用氧化烧制的建盏,它容易形成玻化保护层,镜面效果好,就不容易吸收茶汤,所以兔毫就不容易养出七彩,油滴则比较适合,挑选建盏时,可多注意玻化程度。好养的盏玻化程度恰好,结晶明显,晶体表现活跃的釉色才可以。抚摸釉面能感受到不平整,真正的七彩养出来基本上都在结晶部分当中。建盏的内壁分布着气孔,茶汤渗入这些气孔则利于养出七彩。
有的人养盏一周不到就能养出彩,有的人养了很久也不出彩。其实养盏的过程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养出彩只是锦上添花,重要的是在饮茶过程中追求人与器物的融合,享受内心的安详平静。
养盏是一种技术活,不同的收藏者对于建盏的养法都会有不同的见解。从对建盏的选择到茶叶的考究,不同的养盏都会是一种对茶艺的追求和寻找。
今时今日的建盏,或许褪去了历史带来的沧桑,但是伴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演变,它重新绽放出一种新的光彩,让这一个曾经沉寂在茶具历史上的顶级茶具,重新绽放出一种美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