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宋代建窑遗址黑釉兔毫盏的收藏价值 (一)

福建省建阳市的建窑遗址是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邵武与建阳毗邻,都是闽北的县级市。作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闽北古陶瓷的热心研究者,心情甚感自豪和欣慰,并愿为建窑遗址的保护研究和建窑产品的宣传鉴赏,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拾漏补遗工作。
一、关于建窑遗址的确切地点问题。据查宋代文献资料多处述及兔毫盏的主要产地为福建建阳的水吉镇,而闽北民间亦有“水吉窑”之说。但是确切的古窑址在水吉镇的何处? 就连陶瓷界最权威的《中国陶瓷史》也只字未提。清人梁同书在《古窑器考》一书中又将建窑误为:“建窑,出福建泉州府德化县......以建安兔毫盏为上品,价亦甚高”之说。因此很有必要弄清楚这个根本问题。据多方寻查我国古陶瓷权威专家的著述和各种专业报刊的文章资料,以及建窑遗址实地调查资料,证实宋代建阳著名黑瓷的主要遗址产地有:水吉镇的芦花坪、牛皮仑、大路后门、社长埂四处,以烧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另有麻沙镇的白马前窑,以烧青瓷为主,兼烧黑瓷。建阳的其他古窑址,在宋、元、明、清时,则烧青瓷、青白瓷、青花瓷,至今未发现黑瓷标本出土。
二、关于建窑遗址的官民窑地位问题。《中国陶瓷史》第278页,把建窑定位在“是众多民间瓷窑的一个。”“民间瓷窑”的定位现在看来,似乎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根据有二:一是水吉镇芦花坪出土有印阳文反书“供卸”、“进盏”字铭的垫饼多件,众多出土物还有盏底印刻阴文“供御”二字者,说明北宋晚期,由于当时上层社会斗茶的特殊需要,建窑烧制过专供宫廷用的黑瓷盏,也证实了宋代文献记载是可信的。二是宋代文献多处述及兔毫盏的主要产地在福建建阳水吉镇,而且据冯先铭先生于1993年病逝前主编的国家文物局出版的文物教材《中国陶瓷》第418--419页载:“宋徽宗赵佶斗茶时使用的茶盏就是建窑兔毫盏”,宋文献中“提到的玉毫和异毫,都是指建窑兔毫盏”。可见建窑兔毫盏当时就深入皇家禁宫,为皇帝所赏识使用,在宋代已十分名贵,有“试茶者珍之”之说。因此,认为,建窑的历史地位应定位在宋代“官窑(御窑、贡窑)”或“宋代江南名窑之一”上,更为贴切准确。
三、关于建窑烧瓷的上下限年代问题。《中国陶瓷史》第278 页载:“建窑是宋代新兴的黑瓷窑之一”;其他较为权威的专家著述,也只有“宋代江南较为著名的黑瓷窑”之说,很少论及建窑烧瓷的起始和下限年代。根据九十年代初对建窑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在水吉镇芦花坪窑址黑瓷堆积层的下面有青瓷层存在,出土物都具有晚唐、五代时期特征,因此,“宋代新兴黑瓷窑”之说,显然有误,应予纠正。考古发掘又发现,在建阳城关附近的源头仔村有一处烧青瓷、青白瓷的元代窑址:源头仔附近的碗窑发现一处烧青瓷的明代窑址;水吉镇大路后门东侧发现一处烧青花瓷的清代窑址。因此,从广义上的概念来说,建窑烧瓷的上下限年代,应如《中国陶瓷》第418页所载: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历宋、元、明、清四代,烧瓷历史长达千年,而且对福建地区和江南广大地区都有很大影响,以至在全国已发现的宋瓷窑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见到黑瓷。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