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宋代斗茶之风盛行 从黑釉瓷茶具看宋斗茶之风

一般而言,斗茶风气或起于唐,但斗茶作为一种茶艺,应在于宋。斗茶,又称茗战。

宋代茶艺十多种,后人最为推崇,可视为宋茶文化代表的,当数斗茶。斗茶斗什么呢?主要是斗汤色和汤花。汤色就是茶水的颜色,汤花就是泛起的茶沫。所以,黑色成为斗茶茶碗专用色,在辨别汤色汤花时,黑白相衬最为明显,蔡襄在《茶录》中一语中的——“茶色白,宜黑盏”。宋茶大多是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时先把膏饼碾成细末放在碗内,注入一些沸水,调和成糊状,然后再次输入沸水,用茶匙之类器具击拂,最后调和成茶汤。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市井百姓,都极喜欢斗茶,常常是相约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以分高下。

在开封博物馆展台上,陈列着两只黑色茶碗,一高一低,口径都在15厘米左右,底径不过5厘米。“这两只黑釉鸡心碗是馆藏的国家二级文物,敞口,斜弧腹,小圈足,通体施黑釉,内外壁有兔毫,圆足内突起。”赵主任一口气介绍完,然后缓缓地说,“这就是宋代斗茶所用的专用碗,看起来不起眼吧,但就是它见证了北宋时期风靡一时的斗茶。”1987年,法门寺曾出土过一套唐代茶具,金银制成,做工精美。而眼前的这只茶碗黑不溜秋,毫不起眼,难道宋茶器具层次如此之低?

“这倒不是档次高低的问题。唐茶是煎煮,宋茶是冲点,在辨别汤色汤花时,黑白相衬最为明显,蔡襄在《茶录》中一语中的——‘茶色白,宜黑盏’,皇家用的茶具可能做工更精美一点,但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因为‘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烧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因此,当时这种兔毫建窑瓷碗是最流行也是最标准的斗茶用具。”赵龙主任解释说。

这一点,宋徽宗作为很有茶道修养的皇帝,也御批认定:“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曜变黑釉虎皮茶盏

建窑为宋代南方瓷窑之一,以烧造黑釉瓷器著称,窑址在今福建建阳县。建窑在唐代烧的是青瓷,但因为斗茶的缘由,改烧黑釉瓷器,其出品的黑釉茶盏天下闻名。

据史料记载建窑的黑釉茶盏主要有三种。

其一就是兔毫盏。兔毫盏的特征是,黑釉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的细长条纹,好像兔毛一样,兔毫之名由此而来。兔毫盏的胎是由烧成温度偏低的瓷土制成,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和氧化铁含量高,三氧化二铝含量稍低。如此成分造就了兔毫盏通体厚重,易于保温,更利于斗茶。除了色泽对比明显和保温外,兔毫盏的盏型及容量有利于察看斗茶双方胜负时的“汤痕”。兔毫盏造型的特点是其盏底及盏面的口径相差悬殊,盏壁外撇呈斗笠形,由于盏壁斜直,斗茶时出现的汤花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沫。其二为鹧鸪斑。顾名思义,这种黑釉茶盏的色釉像鹧鸪鸟身上的羽毛那样斑驳灿烂。现代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利用含铁釉的结晶原理烧制而成。由于鹧鸪斑已经失传,后世学者只能从明清史料中窥其一斑。其三为曜变。曜变的意思是闪闪发亮,源于“日出有曜”一词。黑釉瓷中的曜变是指釉色黑里发亮,呈现深蓝、浅蓝相互混杂布满釉中。曜变瓷器制作艰难,堪称绝世珍品。目前所知的有4件宋代曜变瓷器,散落到日本,分别被东京静嘉堂文库、大阪藤田美术馆、京都大德寺光院和镰仓大佛次郎私人藏馆收藏。这4件宋代曜变瓷器都珍藏在巨型保险箱内,每7年才开放展览一次。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