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建盏形成瑕疵的3个外因和9个内因(一)

如何看待有瑕疵的建盏

建盏在内的宋瓷是个性化极强的收藏门类。古陶瓷收藏中俗语“瓷器毛了边,不值一文钱”在明清瓷上是适用的,尤其明清官窑瓷批量生产,规格统一、烧制工艺成熟稳定,产品之间无明显质量差别,以品相作为最重要的高下区分标准。但宋元及以前的高古陶瓷,特别是公认的艺术成就比较高的品种,烧制的难度高,产品不确定性大。例如建盏,龙泉、越窑等都有这个问题。龙泉窑烧出米黄釉还是粉青釉,越窑是黄釉还是湖水绿釉,都是窑火随机决定的。日本根津美术馆藏的这只兔毫盏内侧的毫纹一大片模糊不清,俗称为“串烟”或者“阴阳脸”

目前宋瓷收藏者面对货源的现状,无不是在寻求品级和完美度之间的平衡。毕竟各个名窑口品级和完美度兼备的东西,早已与一般的收藏者无关了,甚至与买家的资金实力无关,正如宋瓷成交记录保持者“汝窑花口洗”和“南宋官窑玉津园纸槌瓶”都是残器。因此“瓷器毛了边,不值一文钱”如果放在宋瓷上,那基本上只能收来一堆艺术价值不高的粗品。建盏的瑕疵受两方面的影响

建盏的美感无外乎欣赏型和釉面,瑕疵能否被接受,就看对这两方面的影响大小。建盏的瑕疵认为应该分为“先天窑病”和“后天损坏”。

“后天损坏”大致分为“口沿磕损”、“冲线”、“底足破损”、“釉面损伤”。先看一只韩国新安沉船出水建盏。当时有几十个这类建盏,都是旧物,其中就有像这样口沿缺损的,与其他瓷器不同,是被特意放在圆筒状木盒里,是有意识把他们作为上品珍藏的。可看出早在元代,即使这类崩口的建盏也算被视为珍宝了。毫无疑问,数百年后的如今,这类有后天损害的建盏,也定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1、“口沿磕损”、“冲线”、“底足破损”这三类瑕疵对整个盏的审美影响都不大,选择收藏这三种高品级建盏性价比高。但如果口沿和底足破损超过50%或更多,对器物的价格影响很大。2、釉面损伤:这一点情况比较复杂,不止关注损伤程度的问题,还要看形成原因。釉面的划伤主要由茶筅旋彻和硬物擦痕引起。前者是建盏在使用过程中,茶筅长期击拂的结果。后者则是埋藏环境中的砂石尖锐物摩擦所致。釉面的划伤一般影响不大,但如果引起釉面的破损或者影响光泽时就应慎重。3、另一种釉面损伤是剥釉,这类对建盏的釉面美感影响就比较大。常见酸性土壤或者水环境中埋藏所造成。而且剥釉的现象出现在“老盏新用”类小盏上,由于釉面的剥落混入茶汤影响汤质,更对健康不利,在挑选这类盏时要将剥釉的排除在外。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