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茶有缘的文人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受惠于茶,
茶滋润了他的人生,是人应该感谢茶。
而有的人,他的智慧和才华照亮了茶、
提升了茶,对茶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
升华之功,这就是茶该感谢人了。
苏东坡就是后者,而且是后者中的代表。“唐煮、宋点、明泡”,茶兴于唐代,主要是著饮,
中国最早的一部茶业专著为茶圣陆羽的《茶经》;
到宋代时,茶人对茶艺的要求进一步精致,
发明了点茶与分茶之法,茶肆林立,
全民痛饮,还于每年清明举行斗茶会。
宋代斗茶之风鼎盛,文人名士多有撰述,
如蔡襄之《茶录》,黄儒之《品茶要录》,
周绛之《补茶经》,
连皇帝宋徽宗都有一部《大观茶论》,
还曾手绘《文会图轴》,
描绘文人学士在庭院中品茶雅集的情景。
苏东坡是斗茶的高手,蔡襄《茶录》
中曾记载了一段他与苏东坡斗茶的故事。
蔡襄根据陆羽茶经所载名水,特意取来著名的惠山泉煮茶,
而苏东坡竟赴天台山收集竹梢上滴下来的露水,
最后自然是蔡襄输给了苏东坡。拗脾气的司马光也和苏东坡斗过茶,
茶品茶技不相上下,但因苏东坡穿越时空向妙玉学习,
取用隔年雪水烹茶占了上风。
司马光不服气,想到苏东坡同时喜欢收集名墨,
便故意抬杠:“茶欲白而墨欲黑,茶欲重而墨欲轻,
茶欲新而墨欲陈,君何以茶墨两爱?”
苏东坡淡定回答:“奇茶妙墨具香,
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
黔晰美恶不同,其德操一也。公以为然否?”此“茶墨之辩”遂成一段佳话。
苏东坡一生离不开茶,喝茶这件事贯穿了他的一天
“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
睡前睡起也要喝茶:
“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
“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
出门走累了要喝茶:
“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更有一首《水调歌头》,
记咏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绘声绘色,情趣盎然。古代茶叶大都做成饼状,称为“团茶”,
饮时掰下一块碾成粉末,然后烧水煎煮,
或是沸水冲成茶汤。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
建溪岁贡的龙凤团茶是宋代最好的御茶之一,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本朝之兴,
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又道是“盏以青绿为贵,
兔毫为上。”突破了单纯的饮的界限,
而为品茶斗茶确立了最高表现形式。
龙凤团茶是他最爱,
且不忘了以兔毫盏盛饮。
他人生的最长诗篇《寄周安孺茶》,
便是一首咏茶之作,长达120 句,
细述了宋以前的茶文化历史,
继而赞叹茶水给人的感受,
并悲叹名茶之辱没。
其中有句:“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触及了茶饮的终极意义。
“尝尽溪茶与山茗”,
更使苏东坡深得茶中三昧,领略了茶中最高境界。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