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解读|建盏,惊世价值的背后是时代的缩影

有当代“茶圣”之称的吴觉农先生认为:“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而900年前的宋徽宗赵佶,也曾用他的瘦金体写下这样的妙句:“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考古发掘或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建窑黑釉茶盏精品多为兔毫盏,油滴盏屈指可数,海内外市场上的流通品类型也大致如此。不仅建窑系,北方定窑系、吉州窑系等窑址发现的残片中,油滴纹残片数量也远少于兔毫纹残片。

收藏传承清晰的宋代油滴纹建盏存世量很少,堪称“少如凤毛麟角的珍罕”,这也决定了建窑黑釉茶盏以“斑点为贵,条纹次之”,即油滴盏贵于兔毫盏。2016年9月,建盏创造了一个新的价格神话,日本资深藏家临宇山人持有的一只南宋建窑油滴盏在纽约佳士得秋拍中以1170.1万美元成交,折合人民币近8000万元。长期以来,优良而稀少的建盏一直是日本上层阶级珍藏的宝物,尤其在15世纪达到高潮。成书于16世纪前期日本室町幕府时代的《君台观左右帐记》中记载,曜变是建盏之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

时至今日,精品建盏也大都被日本收藏,仅存于世的3件曜变建盏都被日本视为国宝,油滴建盏传世品也仅10余件,其中一件为日本国宝。而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曜变建盏,更是被吹捧为天下第一名盏。此盏是三菱弥之助的旧藏,购于日本大正年间(1912—1926年),耗资之巨,令人咋舌,成交价格相当于当时1500套别墅价格之总和。

另外,日本人多称建盏为“天目”,如“曜变天目”等,这是因为宋时日本僧人到浙江临安天目山学习佛经,随以“天目”称吃茶所用的茶盏。后来,这类茶盏随日本僧人流入日本,被广泛称为天目盏。这种说法在日本、中国港台地区很是流行。经考证,“天目”一词约在1335年首次出现于日本文献中,而直到16世纪中期,“天目”才与建盏发生关系。“天目”在古代日本泛称各类由中国带入的茶碗,非专指建盏。

客观来说,建盏外形不如其他瓷器精美,颜色也不够漂亮,但却能够在宋代大放异彩。究其缘由,是因为建盏在美学上符合宋代思想文化的追求,在实用性上符合宋代斗茶活动的需要,可以说是美学与实用的恰当结合,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记其伯父蔡襄,“尝得水精枕,中有桃花一枝,宛如新折,茶瓯十,兔毫四,散其中,凝然作蛱蝶状,熟视若舞动,每宝惜之”。不难看出,早在北宋时建盏就名满天下,已价格不菲,烧制精美者恐怕只是少数达贵显贵、士大夫才能享用,即便地位如蔡襄者,所得“茶瓯十,兔毫四”,亦“每宝惜之”。元末明初散茶流行,茶具的选择倾向质地细腻的白瓷。宜兴紫砂茶具崛起,对瓷茶具冲击巨大,成为明清上流社会茶具的首先。明清时期对建盏的需求多停留在收藏层面,或者是对宋代点茶、斗茶的复古层面,这种情况明清两代相差不大。

晚清以来,中国频遭变乱,大量文物艺术品从各种正当、非正当渠道流入发达国家,茶具精品多流入日本。日本学习唐宋茶事并延续下来,对唐宋青瓷、黑瓷、白瓷茶具都极为重视。2000年以后,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兴盛,建盏在国内外的拍卖中价格一路走高,著录清晰的建盏精品动辄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不过,这些市场上流通的建盏不少配有日本木盒、锦袋,多数还被宣传附加上日式审美口味。

毫不客气地讲,20世纪中国唐宋以来陶瓷茶具的价格,相当一段时间是日本人主导的。而据文博界的老先生回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时,一只宋代兔毫碗在北京琉璃厂的售价也就10元人民币。

盲目的迷恋过去,或者热衷追随日本的审美口味,都是不可取的。如今的中国已经迈进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时代的饮茶方式,也必然有与之相配的新时代的饮茶之具,这才是中国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常变常新。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