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是黑瓷的代表。众所周知,建窑黑釉是一种铁系结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那这“铁系结晶釉”是何意?这样的表达是否准确?此篇,便为大家梳理这个问题。
建盏的独特之处,很大程度在于其釉色。其是在窑内高温焙烧的过程中,通过土与火结合的艺术,使釉面产生各种自然奇特的斑纹。
说起建盏釉色的特别之处,如今通常使用铁系结晶釉的说法。
铁系结晶釉是对建盏独特工艺的通俗描述。陶瓷工艺学上称建盏的釉为分相-析晶釉。
前者比较直观易懂。后者就涉及一系列名词解释。什么是析晶
析晶就是晶体的析出,说成结晶也无妨。
而晶体就是指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形成特定规则几何结构排列的固体。晶体的宏观表现是断面比较规则,呈现一定的形状。
上过化学课的朋友应该都做过制取晶体的试验,比如胆矾(五水硫酸铜),或者食盐等。
既然晶体是有固定结构的。那么同一种原子/离子/分子以不同结构排列,就是不同的晶体。
构成晶体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如果要简单直接区分同元素构成的不同晶体,宏观上可以看外观,微观上可以看晶胞。
不同晶体结构会带来不同的物化性质。
典型例子就是石墨和钻石,成分都是碳,因为结构不同,所以价值差非常多。排列方式截然不同
建盏烧制过程中,就可能形成不同成分、不同结构的晶体。从而带来无穷无尽的组合,也就导致建盏釉色极具多样性。
不过如果形成建盏釉色的方式只有析晶的话,就没必要说成是分相-析晶釉了。
建盏烧制时,会析出晶体状态的铁和铁氧化物,也会生成非晶体的铁和铁氧化物。
当原子/离子/分子的排列没有特定结构,是无序混乱的,就不属于晶体。典型的非晶体就是玻璃。
建盏黑色的底釉是玻璃,这个大家基本上都知道。
不过各种颜色的兔毫、油滴等斑纹,也有可能是玻璃,这点是时常被忽略的。既然生成的不仅仅是晶体,就需要加入分相的概念。
有趣的是,分相和析晶还会出现在同一只盏中,带来更多的釉色组合,让建盏非常耐看。什么是分相
建盏呈现无数种釉色的关键,就在于铁以及铁的氧化物与底釉的分离。
建盏使用的胎釉原料中的铁,可能以三价铁、二价铁,甚至纯铁的方式与底釉玻璃区分开。
但是区分的方式不一定是析晶,还有可能是分相,即以非晶体的状态分离出来。
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相」是什么。
相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物质状态,如气态、固态、液态,都是一种相。
水在0°以下结冰,在0~100°液态,在100°以上成为水蒸气,就是典型的三相转化的例子。不同相混在一起,如果最终能变得充分、均匀,就会成为一种均相,如食盐、白糖溶解于水,最后形成均相的溶液;
如果互相不能溶解,边界清晰,如油滴在水里,怎么搅拌都分得很清楚,就属于分相。
而建盏呈现无数种釉色的光键,就在于铁及铁的氧化物与底釉的分离。(浮萍机理)
铁元素在高温下溢出釉面并三五相遇,拼合成团。当烧到1300℃左右时。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釉开始形成液相分离结构,釉主体相分离出富铁的另一相。
在重力与表面张力等作用下,富铁相易浮在釉表面层,随着过程推移,浮在釉面的富铁相越来越多。这些富铁相形成的液相小滴就像漂浮在水面的青萍,能够在液面上漂游,它们随机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包裹团。
包裹团越大,其中的液相小滴也越多,但这些液相小滴仅仅挨在一起,没有熔为一体,就像一叶叶青萍靠在一起。当烧成进行到一定程度后降温冷却。
形成兔毫、油滴等斑纹的主体,是铁氧化物和铁,所以铁系结晶釉,没有错,只是不够完整。
既然斑纹中的铁氧化物(如三氧化二铁)不一定是以晶体状态析出,也有可能是以非晶体状态与底釉的黑色玻璃分相。那完整、严谨的说法就是材料学家们采用的分相-析晶釉一说。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陶瓷》第一期中刊登的孙洪巍、高力明所发表的论文《分相——析晶釉的组成结构及应用》中提及到的关于“分相——析晶釉”的描述更为完整明确:
这个说法乍一看不是很好懂,铁系结晶釉的说法比较直观,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完整、严谨的说法是“分相-析晶釉”。
大部分瓷器的釉都是玻璃为主,建盏比较特别,不但有玻璃,还有铁系晶体。
这样的装饰方式,是建盏能傲视群雄,在陶瓷艺术蓬勃发展的宋代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关键。
此盏修足工整,胎质上乘,胎壁厚实,银毫在光下隐约可见,毫丝紧密,细长条达。底款留有大师名,不添加任何修饰极力还原宋盏韵味,收藏价值极高。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