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玩盏,怎可无包容之心?

古陶瓷收藏中有句俗语:“瓷器毛了边,不值一文钱”!这样说其实有点绝对,如果硬要说这句话对的话,那么在明清瓷器上面是适用的,因为一般明清瓷器是批量生产的,烧制工艺成熟,产品之间没有明显差别,是以品相作为最重要的高下区分标准。但是,这句话在宋元以及之前的高古陶瓷,特别是类似于建盏、越窑、龙泉等艺术成就比较高的品种是不适用的,因为其烧制难度高,产品不确定性因素多。现在宋瓷收藏家都是在寻求品级与完美度之间的平衡。

下面具体来说下建窑这样作品多元化到极致的窑口,可以说每只盏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然,建盏精品是随机产生的,出现瑕疵的概率与建盏品级也是成正比的。引用建盏艺术大师李达在《建盏赏析》中的描述:一件优秀的建盏是在大量的废品的基础上产生的。估计,没有起泡变型或脱釉或粘底等重大缺陷的建盏所占比率不到百分之一,优秀的(没有明显缺陷且斑纹流畅通达)褐兔毫占比率不到千分之一,优秀的银兔毫占比率不到万分之一,而鹧鸪斑和曜变分别属于十万分和百万分之一内的作品。高品位的建盏,为数极少,我们从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由此可以看出,完美的建盏真是属于可遇不可求的。

不论是什么品类的收藏,美感与艺术感是首要因素。但是对于“美”,每个人的着重点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环肥燕瘦,各取所好。而此时,器物的内涵往往容易被忽视。内涵是源于历史的,而建盏,显然是这种兼具美感与盛誉的门类,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收藏建盏的原因。由于建盏原料和工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超低的成品率。对于真正的纯天然制盏的工艺师一定都会周期性的遇到重大瑕疵的问题,出不了成品,而无法绕开。因此,如果您和建盏结缘,也就与建盏的不完美结缘,请您给予它包容和理解,带给您的是一片纯净和自然。

最后,咱们再来简单说下,玩盏,对建盏的五大包容:

1、对玄釉包容

建盏或多或少都有玄釉。古人的审美把这种古朴自然,人为不可控当成一种美感,也俗称“釉泪”。虽说现在社会都追求完美,可是这“摇摇欲坠”的泪滴何尝不是一种完美?而且马未都说了:建盏的“釉泪”美不胜收,也是收藏家最为追求的!2、对开片包容

开片本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而制出了开片釉,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的装饰。宋代汝、官、哥窑都有此类产品。开片也称为冰裂纹,按照颜色可以分为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照形状可以分为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等。对于建盏而言,开片是随机产生的,有的出窑就有,有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这些都属正常现象,玩盏要有这方面的知识,要有包容的心态。3、对釉面小孔包容

如果靠近看或者用放大镜看,会看到有的建盏釉面有细细的小孔,也有不少盏友对此有疑问,问这些小孔算不算瑕疵呢?其实,建盏的工艺决定了成品会产生这些小孔。我们都知道,建盏胎土使用的是含铁量很高的粘土,并非其他瓷器使用的高岭土,古今的能人巧匠都不能完全消除表面产生小孔,即使玻化很好。但是他们可以做到这种气孔尽量的小、尽量的少。所以,玩盏这类小孔属正常现象,一不影响美观,二不影响正常使用,要包容。4、对“七彩宝光”包容

有好多盏友玩盏就为了体会建盏使用过程中日复一日的变化,都希望自己的宝盏能够尽快的出现“七彩宝光”!养盏如烧盏,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七彩宝光”,放弃了享受过程。关于养盏,一直以来的态度就是选可养之盏、用可养盏之茶、外加一个恰当的方法,剩下的交给时间即可,切不可心急,随缘。所以,养盏,出现“七彩宝光”的时间并不确定,我们要有一个享受过程的心态、包容的心态。5、对建盏价格包容

烧制建盏难点众多,成品率极低。而一般的建盏厂家瑕疵品是当场砸掉的,不会流入到市场,这些砸掉的建盏瑕疵品也是要计算成本的。再厉害的建盏工艺师,30年烧制的经验都没办法保证有多高的成品率,更何况是精品率。所以,如果您在意的是建盏的品质,那么就尊重、包容它的价格。如果您为了贪小便宜而上当,也请不要传播说建盏不好,是您自己选择了“伪建盏”而已。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