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盘点茶文化与茶器的故事——“建盏篇”

对于茶每个人的领悟都是不同的。今天给大家说说建盏和茶文化的故事。说到宋代的茶文化不能不提到建盏。众所皆知,建盏的产生和宋代的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建盏是宋代茶文化的产物。

在宋代,中国经济、文化当时相当繁荣,宋代的皇帝非常爱好饮茶,如宋徽宗还亲作《大观茶论》,宫廷里常举行大规模茶宴,上行下效,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因此,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民间许多文人组织饮茶团体,进行茶艺著述,并创作出了大量的茶诗、茶帖、茶画,使茶文化与相关艺术正式结合,也推动了茶器文化的发展。提起建盏大家想到的是斗茶,中国饮茶习俗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宋代尤为出名,类似现代茶王赛,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所以适合斗茶的需求。

而且民间的点茶和斗茶之风的兴起,把茶艺推展到广泛的社会层面;如果说唐代茶文化更重于精神实质,宋人则把这种精神进一步贯彻于各阶层日常生活和礼仪之中。宋代“斗茶”活动风靡全国,这种斗茶风气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宋代在理学思潮的熏陶下,美学思想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主体意识的突出,饮茶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消遣,而是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因为生活即是表现。也许正是因为没有什么伟大的东西可以表露自己,所以斗茶者才在茶事上不断的完善自己,形成了在工具、材料、斗法上都不厌其精,不厌其巧的“斗茶”习俗。

建盏的外形玲珑小巧,有民族风格,有变化莫测的艺术魄力,称为鬼斧神工之作,而后慢慢也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众人皆知,水为母器为父,建盏作为天下第一盏是当之无愧的。建盏的选择以釉面为主,选择也有很大讲究,我们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器型是否周正有无变形

2、釉水是否周正有无瑕疵

3、釉面花纹属何品种有无特殊之处

4、看圈足修胎工艺,挂釉是否自然奇恰

5、选择老盏一看传承是否有序,一看新盏看制作者是否有影响力。建盏的另外特殊性在于内质——福建建阳水吉镇的特殊瓷土,耐高温并且保温;釉质坚硬,不碍击拂。因此,建盏在一众黑釉盏中脱颖而出。但是单纯的黑色又不好看,窑工发现提高烧造温度,釉中的金属元素就会聚集,并且通过釉子的流淌会产生美丽的花纹。如:兔毫、油滴、曜变。

建盏口大足小,底深,盏口面积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汤花,便于观赏。而足小底深便于茶渣的沉淀,以免影响茶色。传统建盏的胎土一般都使用建阳本地的红棕色黏土,其含铁量达7%-10%,经过1300℃高温烧结以后多呈灰黑或黑褐色,含砂粒较多,露胎处手感较粗,胎骨厚实坚硬。建盏的制坯分为手拉坯和机制坯。手拉坯是传统成型方式,按照窑主的要求工匠在陶车上将泥料手工拉制成大中小不同的各种造型;机制坯则是使用模具将泥料直接压制成型,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

根据各地把玩建盏的茶友反应,建阳建盏在使用时有独特的功效。由于建盏是铁胎很厚重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既能保证茶的香味久聚不散又不烫手,建盏还有活水软水的作用。能迅速释放矿物质和水中游离子,用建盏喝茶时由于水中物质改善,使得茶汤更加的香甜,水更加的滑润,尤其是岩茶、普洱茶、白茶等。

其次建盏喝白酒能使白酒更加的柔顺,更浑厚好入口,喝起来像陈年酒,建盏喝可乐,让气泡更多,喝起来更加的美味,还有人反应,用建盏喝醋,醋就不会那么酸了,甚至还有一点点的甜味。还有一些功效就等着爱盏人士去挖掘吧!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