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
中国黑釉瓷杰出代表作品
以在宋代名窑“建窑”中烧制而闻名于世
宋代盛兴“斗茶”,建盏作为最好的茶器,乃瓷坛珍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内外
被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区域视为仰止高峰,奉若国宝
建盏曾作为贡品,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独享过至高无上的尊荣
更有“一城换一盏”之说建盏依据釉面纹路样式的不同其名贵品种有兔毫、鹧鸪斑、曜变等各种自然奇特的斑纹其中“兔毫”又是宋朝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频繁出现在大量宋代文献与诗词之中以致人们常常习惯以“兔毫盏”作为宋代建盏的代名词当朝天子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据宋时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中记载:“兔毫盏,值三千匹绢”按当时丝绸与黄金的比率换算的话,那就是两百公斤的黄金!
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众茶饮习俗的改变建窑“百窑相连,窑工数千,窑火昼夜不熄”的盛况渐渐衰亡直到1980年,停烧800余年的建盏才重新复烧成功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失传已久的宋代建盏烧制技艺终于重现光彩 『把盏堂』自成立之初便谨以“依古法柴烧·寻宋味建盏”为宗旨传承中华建窑建盏文化,韵兴宋代建盏文化与点茶文化至今坚持柴烧建盏一百二十三窑(不包括试验烧制)以科学之严谨,煅初心之宋韵耗时半年,最终研制出极具宋式风韵的----“紫金兔毫盏”
千“方”百“计”取建阳当地釉石为原料,以草木灰作为助溶剂力求最大程度地接近宋代建盏釉方通过成百上千次调配原矿釉石,草木灰成分配方寻找合适“兔毫”窑变的搭配比例
千 “锤” 百 “炼”坯体皆手工拉坯一次成型,素烧施釉后装入匣钵于柴窑内一次烧成古法柴窑煅烧的口沿,自然生动,与拙扑胎足首尾相应成百上千次的柴窑温度试验通过对窑内火候温度、还原气氛的调整变控合适“兔毫”成型的烧制环境千 “丝” 万 “缕”兔毫盏在青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犹如兔毛金毫是宋代生产的窑变结晶釉兔毫盏的一种,非常珍贵
千 “姿” 百 “态”兔毫丝呈褐金色,透泛紫青光泽釉面柔和油润,釉层肥厚,垂流近底足形成积釉且底部兔毫丝有随滴垂流的流动质感,自然灵动尽显宋式建窑的柴烧妙处,可谓宋韵斐然,古籍可比千 “变” 万 “化”光线照射下,釉面色泽从上至下呈赤橙黄绿青蓝紫变化气吞虹霓,幻彩流光亦取名“幻彩紫金毫”或“七彩紫金毫”。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