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茶汤色一定指茶水本身的颜色吗? 在唐代和宋代都不是! 要了解其中区别 就得弄清何为煎茶法、点茶法

▼浅谈历代茶的汤色(上)文 / 许武宾

综观古今中国茶文化,由于“茶叶的改良”,导致茶的煮法、饮法及茶具随着时代而变化。在从前及现代的茶书文献与论文中,对历代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的茶汤色论述亦有所变化。而现代人观其论述又常常产生讹误,甚至混为一谈。至今仍无一著作及论文能融会贯通其理论,统一整理出茶汤色的种类。余大致上整理归类出以下三种论述:(一)煎茶法茶汤色是指茶末汤水在各州色碗内的颜色;(二)点茶法茶汤色是指茶泡沫在建盏面上的颜色;(三)泡茶法茶汤色是指茶叶汤水本身的颜色。希望大家能对历代茶的汤色有多一层的认识与了解。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一)煎茶法的茶汤色

指茶末汤水在各州色碗内的颜色

 

唐朝时流行用煎茶法来煮茶。 其步骤图如下: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陆羽《茶经·四之器》记载:“碗: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红是笔误,应是青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陆羽《茶经》明刻本书影其文章大意为:

陆羽《茶经·四之器》记载:茶碗,是越州窑最好(越窑青瓷碗),依次为鼎州、婺州、岳州、寿州、洪州等窑。有些人认为邢州窑比越州窑好,那绝对不是这样子的。如果邢州瓷似银,越州瓷似玉,邢窑不如越窑一也;如果邢州瓷似雪,则越州瓷似冰,邢窑不如越窑二也;邢州瓷白而茶色红,越州瓷青而茶色绿,邢窑不如越窑三也。 晋·杜毓《荈赋》所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是越州窑。茶碗(瓯)是越州窑最好,碗口沿不卷,圈足矮而微卷,受水半公升以下。越州、岳州瓷都是青瓷,青瓷则对茶汤的呈色最好,茶汤是作青白之色。邢州窑瓷白,茶色呈红;寿州窑瓷黄,茶色呈紫;洪州窑瓷褐,茶色呈黑:都不适宜茶汤的呈色。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由上论述与文献的举证判断可知,煎茶法煮茶是用细茶末,茶汤是茶末先在大锅中去芜存菁,再经择优舍劣来饮用,所以置于各州色碗的茶汤色应是半乳浊透明状,故可从碗内看出各种茶汤颜色。虽然煎茶法在现代已经远离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是它对中国茶文化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陆羽将“煎茶法”普及之后,人们开始重视茶艺,形成“王公朝士无不饮”的兴旺局面,并令大唐周边国家和地区始育饮茶之风。比如日本弘仁年间(810~824),从天皇到高僧均钟情于煎茶法,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煎茶法的盛行,亦导致唐时茶人辈出,茶肆频开,并扩大了茶叶的消费范围,甚至使茶叶生产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可见煎茶法的发明与推广,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里程碑,欲了解茶之过去未来,不可不知煎茶法。

史上最详细唐朝煎茶法步骤分解图

因篇幅所限,本文分为上下两篇推送,下期请收看《浅谈历代茶汤色(下)》,了解与建盏密不可分的点茶法。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