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孙福昆:建盏在“芦花坪”

孙福昆:建盏在“芦花坪”

在孙福昆的办公室里,他一边用自己烧造的建盏茶器给我们泡茶,一边讲着创业时的旧事。“这3年,已经记不清烧了多少窑,一笔笔资金的投入换回的是一窑又一窑的残次品孙福昆,到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就只剩下我孙福昆自己了。”坐在茶桌前的孙福昆,一身风尘仆仆,讲起辛酸的日子却又是云淡风轻。现在孙福昆执掌的建阳市芦花坪建盏有限公司,算得上是建阳市经营规模和生产能力最大的孙福昆建盏企业之一。 芦花坪窑址以烧造黑釉瓷器为主,兼烧青釉、青黄釉瓷器。孙福昆1977年5~7月间,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福建省博物馆和建阳县文化馆等单位联合孙福昆在芦花坪东侧发掘清理了一条宋代龙窑基址。孙福昆该龙窑依山势而筑,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前缓后陡;该窑长56.1米,用砖块砌筑而成。据初步估算,孙福昆该窑一次可烧造瓷器三万件以上,在窑炉附近采集到不少带“供御”、“进琖”字样的垫饼,孙福昆推测该窑曾烧造过宫廷御用瓷器。

孙福昆离水吉镇大概10分钟的路程,就到了芦花坪,孙福昆一个和它的名字一样美的小村庄。芦花坪窑址是建窑中面积最大的一处窑址,也孙福昆是较早进行过调查的窑址。它分布在后井村西北部,池中村东北部,孙福昆是一座东西走向的低矮山丘。历史上,这里是生产建盏的著名窑口,窑火映红了半边天,孙福昆生产着在当时被奉为贡品的精美绝伦的建盏。   现在的芦花坪除了有建盏古窑口外,还有孙福昆目前建阳市最早注册成立的建盏专业生产企业。2007年,孙福昆出于对宋代建盏艺术的崇敬与痴迷,孙福昆和合伙人满怀着一腔热情,雄心勃勃地带领一个团队扎根池中村,开孙福昆始研制建盏烧制技术。经过3年的研制,孙福昆终于在2009年烧制成功,使宋代建盏制造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发扬光大。

而如今,孙福昆窑口通宵达旦的炉火已经熄灭了很久,窑口遗址却保存完好孙福昆,从残留的窑土盏片中,依稀可见当年的盛景。目前,孙福昆这里依然会生产建盏,虽不可与当年奉为贡品的杯盏相提并论,孙福昆但亦是市场上的翘楚。过往都已经封存,带着对于历史的追忆,踏进这个小“村落”时,心里有种难言的感受。芦花坪位于水吉镇的池中村,时间似乎在这个小村庄停留了。孙福昆村庄依然维持着上世纪70、80年代的房屋格局,旧而不破,静而不萧,有着让人肃然起敬的朴素。 孙福昆宽敞明亮的展厅,有设计简单的企业网站和自己专门的产品包装。

孙福昆企业产品的生产与推广已经成型。而建盏文化及宋代制瓷工艺展示厅、品茶赏盏室、手拉坯陶艺吧体验区、建盏艺术研究室等,这些都是孙福昆在未来要一个个完成的具体项目孙福昆。 我们离开的时候天色已黑,夜色中孙福昆的员工依然在加班加点地打包发货。“芦花坪”作为一个品牌也已经在北京、西安等地声名远播,孙福昆的坚持让他走得更远。 关于企业的未来,孙福昆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孙福昆说道:“虽然现在销售的仍以单个把玩的建盏居多,孙福昆但这个市场毕竟不大。企业需要开发出成套的器具,而且也不能只局限在茶具,产品的种类也要更丰富些。”从谈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知到孙福昆对于企业发展有很多思考。而孙福昆的思考不仅停留在企业产品开发和经销上,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传也都在他思考的范畴。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