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建盏釉的来源是什么?

什么是 什么是釉? 建盏的釉 历史或许比你想象的长久 ▼ 解惑建窑之 中华陶瓷文明史上,建窑奉献了什么(二) 建盏釉源断想:破解、沿用“釉”的初创密码! 文/徐子明 责编/ 知北游

一、瓷的发源与定义

说到瓷的发源,国内学术界较普遍的认知是:古龙窑烧的几何印纹硬陶是“瓷”的“始祖鸟”。 理由很简单:有龙窑,才有高温,因大气压差,有烟囱拔火作用;窑温够高,才足以将陶坯烧到够硬,也才有产生原始釉面的可能! 而4000-5000年前,国内(当然也是全球)烧造几何印纹硬陶的中心区域就在闽越地区,建阳隔壁的松溪县尤其多。 今天,“瓷”的概念被有大学问的人搞到乱成“一地鸡毛”! 高岭土烧的质料?密度?透水率?有釉无釉?概念层出不穷,但是真的便于理解吗? 首先,在华夏先民造字之初,没有“釉”断然是不会叫“瓷”的! 理由如下: 远古人类把烧过的“土器”叫“瓦”(现在的“陶”),——压根就没管是黑土、红土、黄土、白土,什么土的土器都叫瓦! 后来又造了一个“瓷”字,必然是又做出另一种“土器”。今天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有“釉”才叫“瓷”!真搞不懂、也不想搞懂什么“密度”、“透水率”“高岭土”是啥玩意儿!

釉诞生的特殊条件是?

釉又是怎么被造出来的呢?普世的看法是:釉来源于窑灰落于陶的表面而生成的“天然釉”和“化妆土”演化来的“土釉”。 由此不禁会生出两个疑问: 1、全球许多古人类聚居点,在8000年之前都先后做出陶器,中国最早的是江西“万年洞”20000年前的陶器。上万年的时间跨度,中国的窑灰会落在陶面上形成釉面,其他国家的古人做陶,窑灰就不落在陶面上吗? 2、“化妆土”是什么?中国古人为什么要在陶器上施化妆土,其他国家的古人有在陶器上施化妆土的习惯呢? 其实, 釉的诞生,真没这么简单!笔者以亲历的实验反窥历史:窑灰只有落在施了特殊“化妆土”的陶面上,在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条件下,“釉”才有可能生成! 而特殊“化妆土”和“1250度以上高温”这等苛刻的“对碰”,只有在中华文明的特殊背景下才会顺势达成!

釉的本质是什么?

“釉”是什么呢?釉是覆盖在陶器表面的玻璃质层,分有色和无色。有色的釉,是混入有色金属氧化物的玻璃质层。建盏的釉面,是富含铁系氧化物的玻璃质层。 但是建盏的“土釉”和普通玻璃有异有同:普通玻璃由石灰石、石英、纯碱(有多种配方)按比例混合熔化而成。 而建盏的釉面,是由当地特有的铁矿和窑灰按比例磨浆配成釉料,再经1250度以上高温烧结,其中也包含了做成玻璃的基本成分。

黑衣陶与建盏的联系

回到上面的话题,上篇说到,黑衣陶、几何印纹硬陶是闽越特有的文化现象! 1、黑衣陶的“黑衣”是什么?黑衣——陶的表面抹上一层已经彻底风化了的铁矿粉的“化妆土”! 下图:黑衣陶残片。

下图:本地野外地表自然风化铁矿。

2、距离建窑不远的浦城猫儿弄山,有目前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古龙窑。窑中出土几何印纹硬陶,就是以1250度以上高温烧成。 如下图这个几何印纹硬陶的“陶豆”。

下图:笔者将建盏坯体用的泥团在窑灰里沾过,烧到1250度,形成的完整釉面。

3、黑衣陶→铁矿粉,印纹硬陶→ 高温,再加上窑灰自然落到陶面上——您想想,猫儿弄山的古人,在4000年前,是不是有意无意间,基本配出了建盏的釉了? 4、反过来看,建盏的釉,是不是“土得掉渣”的四千年前的“土釉”的延续?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