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建窑发展脉络(四)

建窑发展脉络(四)  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建窑出现了青白瓷产品,已经发现的营长乾6号窑出土的青白瓷产品,叠压于装烧黑釉器的7号窑之上。其产品胎体较轻薄,胎质洁白细密。釉水青润淡雅,在日光或灯光照耀下,有玉质感。仔细观察釉水的颜色,又可分为三种情形:一种是白中泛青,及标准的青白色;一种是青白中还闪现一种软性的肉红色。此外,还有泛黄的颜色,是火候不足的次品。器型有碗、盘、洗、炉、罐、壶、瓶等,其中的碗、盘、洗类圆器,由于普遍采用支圈组合窑具装烧,所以器物皆为芒口。从工艺技术风格来看,营长乾窑址的青白瓷产品,仿效江南名窑景德镇湖田窑,表现了共同的时代特征。    元代早期以后,建窑废止。建窑的青花瓷器仅发现于大路后门的一处废墟,器型有碗、盘、胎骨坚白细致,白釉较为纯洁,青花色泽较为明丽,装饰图案有折枝花卉、书生人物等,与德化窑清代晚期的风格类似,是建窑元代衰落五百年后的尾声。    总之,兴起于晚唐五代,盛于宋代,衰于元,清代尚一度残余,是建窑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