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当代建窑建盏的做伪与辨识

随着今年来收藏热的长盛不衰,宋代名瓷一直受到市场上的追捧,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当代建窑黑瓷技术在传承和推广的同时,市场上也有人用作伪的手法仿烧宋代建窑建盏兔毫盏、油滴盏,并大量流入市场。 20世纪80年代的仿制建窑建盏只是在釉面上用酸性物质去光,再用黄土涂抹、作土绣,手法比较简单,是当时一般仿制历史名窑产品的通常做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伪者常用的作伪手段是接底,一是将宋代建盏的老胎老底接在一起,主要用带“供御”、“进琖”款的老底接在一般的老胎土上,以提高普通老建盏的身价;二是将宋代的建盏老底接在新胎上,上釉后再入窑烧造;三是将老胎上新釉,即将窑址上采拣的废品重新上釉,再入窑烧造等。 对建窑建盏作伪产品的辨识首先看“火光”:即釉面有浮光且亮光扎眼,如用酸性物质浸泡者则整个釉面呆板、晦涩,没有层次,毫无生气,及北方人所称“发愣”。有的尽管做了“土绣”,但很不自然,清洗、擦抹后“火光”冲天。第二识胎土:仿品胎土淘洗太多较细腻,这是因为胎土用机械加工,而宋代建窑建盏的胎土是用手工加工的,胎体较粗,淘洗不精细,俗称“桃酥饼”胎。而新产品胎体表面较平整光滑。第三看造型:仿品大多为轮制压模或注浆成型,造型没有老产品的古朴与自然,显得工整呆板;一般尺寸要比老产品小,因为烧制时有收缩,不易掌握。新仿敛口盏口径一般为11.5厘米至12厘米,而宋代敛口盏为12.5厘米;另外仿品修刀过于工整,以致显得拘谨而缺乏真品的自然、随意之感。第四观纹饰:仿品的建盏兔毫没有真品纤细,显得较粗。而仿品的油滴釉粗大,与真品相去甚远。另外仿品的冰裂纹内有发白的土痕,这是做旧的痕迹,而建窑老产品并没有土痕。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