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福建北部的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池中 村一带,在方圆2公里、面积几十万平方米的丘陵地带,自中晚唐起,开始筑窑烧造以碗、碟为主的粗青瓷;五代以后,烧造以黑、褐釉为主的茶碗。 北宋时期仁宗庆历间,福建人蔡襄接任福建路转运使,在当时的“御焙”—“北苑 ”(位于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麓焙前村)监制“贡茶”。他不但向朝廷进贡了较宋太宗在位时期的龙、凤团茶更精致的新产品“小龙团”,还将福建民间茶农的“斗茶”技艺、“点茶”是“最为要用”的建盏等,一起引进皇宫 。 同时,经蔡襄生花妙笔之手,继唐代陆羽的 《茶经》之后,又有一部茶书经典—《茶录》问世。此后,京城的文人、士大夫饮茶、斗茶成风,引发宋代众多名人的诗文推崇,终使嗜茶、爱茶的宋徽宗写下千古帝王的绝唱—《大观茶论》,为每饼值4万钱,用“银丝雪芽”制作的茶饼“龙团盛雪”,写下了需用 “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彩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的建盏,催化了点茶、斗茶的饮茶文化并使其达到极致水平。由此远离帝王宫苑的偏远山区“建州”,因烧造“宜黑盏”的黑釉兔毫茶碗,以“建窑”扬名海外,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民窑,成为有“供御”“进琖”产品的名窑,同时也促进其窑业技术突飞猛进,质量与数量都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 名窑之一。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