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所烧的
福清东张窑黑釉盏
在市面上常见
它与建盏的主要区别究竟是?
闽江上游的主要建窑系窑口,即茶洋窑与遇林亭窑,我们已经在第十问前两篇介绍完毕。闽江中下游的福州区,也有一处大规模生产黑釉瓷的窑口,即本篇主角东张窑。
什么是东张窑
东张窑,也称福清窑,遗址主要分布在福清市西部东张镇辖区内。其烧造年代约为北宋中期至元代中晚期,产品以黑釉为主。
东张窑与水吉建窑直线距离约200多公里,位于闽江下游,距离出海口极近,是福建东南沿海最大的一处黑釉瓷烧造窑厂,生产规模与建窑接近。其黑釉瓷烧制工艺也与建窑有密切的关系。
东张窑的黑釉盏曾通过海运大量销往日本。经过中外专家的集体调研,证实该窑为日本文献所载“幅州盏(即福州盏)”主要原产地。
从烧造规模、烧造风格和海外贸易几个方面上看,东张窑都是建窑系窑口中,值得一书的窑口。
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东张窑的宋盏在流通交易,其价格普遍比宋代建盏低,但有时会被充作建盏售卖。如何通过典型特征分辨东张窑黑釉盏与建盏,也是新手较为关心的问题。
东张窑与建窑的产品特征对比
举凡建窑所产黑釉盏的流行款式,东张窑都有仿造。虽然东张窑的仿建盏品种尚属齐全,不过品质上还是不及建窑。
经过古陶瓷学家的调查发现,早期东张窑的仿品,尚有粗、精之分,随着市场扩大,为追求产量和压低成本,质量上就逐渐下降。
具体来说,二者区别如下。
1.造型
建盏一般造型规整,器型线条委婉流畅,修足干净利落,圈足内部浅挖平整。
东张窑黑釉盏转角处普遍存在明显的旋坯痕,作风较为生硬,部分产品在外盏腹下留有“跳刀痕”。圈足部分有的足根不齐,有的挖足未旋够一周。
其器型线条也与建窑束口盏有明显区别,尤其是腹部曲线,内收明显,已经形成该窑独有的风格,有说法称其为“捺腰式束口”。
2.胎骨
建盏胎质匀称致密,坚硬厚实,含铁量高,胎色以灰黑为主。虽含有一些细砂粒,但并非淘洗不均所致,也不影响质地的均匀。
东张窑的坯泥则多数淘洗不精,常能以肉眼见到粗细不一的异色颗粒,气孔和砂眼也较为普遍。胎骨断面不平、质地粗松,比建盏轻薄。胎色上不少都是比建盏更浅的灰黄、灰红等色,也有较深的灰黑色。
3.釉色
建盏釉层厚,釉色绀黑,施釉普遍达止釉线,多有聚釉现象,釉滴珠也常见。东张窑多釉薄,偶有厚釉与聚釉、流釉现象。
露胎边沿或露出褐色,黑釉部分也不乏黑色不够浓厚而偏紫的现象,普遍施釉不齐,常见似厚薄二层釉特征。
东张窑能仿出较接近建窑普品的兔毫,但毫纹多数不如建盏清晰挺拔。其釉料配方并不稳定,故呈色丰富多样,有些建窑不生产的品种,东张窑也在烧造。
在宋代建盏的外销一文中,我们提到过,日本福冈博多地区出土的建盏及其窑系产品中,许多产品底部有用墨写着中国人的姓名,如“陈四”、“丁纲”等。这些盏多从福州出海,东张窑距离福州极近,自然是出口黑釉盏的主力军。
综上所述,从造型、胎骨、釉面等特征入手,可以较为简易地区分东张窑与建窑的产品。
虽然东张窑的黑釉盏,平均品质与建盏有距离,但作为临近闽江出海口,且窑火延续至元代的大型窑厂,其产品对研究宋代历史与中日文化交流史有重要意义。
而且东张窑的特色产品与精品,对于喜欢宋盏的朋友,也有收藏和欣赏的价值。与建窑交集不大的特色产品以后有机会再与大家介绍。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