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油滴,是宋代建窑的名贵釉色,在宋代称为鹧鸪斑。因流传到日本后,被日本人称为油滴天目,故国人也惯用油滴来称呼建窑中斑纹呈点状的釉色。 然而日方口中的油滴有两种。一种是建窑油滴,一种是华北油滴。 建窑油滴即位于南方的宋代建州窑,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所烧的鹧鸪斑。而华北油滴,则是宋金时代山西、河南、河北等北方窑口所烧雨点釉。
▼日本陶艺杂志标明,建窑油滴(右)窑口为建窑,华北油滴(左)为磁州窑。
虽然日方将两者都称为油滴,但他们清楚两种油滴是不同窑口的不同瓷器。《君台观左右帐记》中称为第二重宝的油滴,就是建窑油滴。 可是油滴一称多用的现象,在国内引起一些误解,部分人以为二者是相同的产品,并无区别。我也经常收到二者是否有区别的问题。 答案自然是二者在烧制工艺、烧制难度上有本质不同,差别其实很大,不应混为一谈。 针对如此误解,有必要作出澄清。建盏界泰斗级工艺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达在《陶瓷学报》、《收藏家》发表的论文中,已经将这个问题分析得很清楚,现整理转载与读者分享。
建窑油滴(“鹧鸪斑”)与华北油滴(“雨点”)的区别
文/ 李达 编/ 知北游
日本现称的油滴除了建窑油滴(即鹧鸪斑)这一类之外,还有一类是华北油滴(即雨点釉)。这两类油滴经常被人混为一谈。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两类油滴的釉料化学组成都在某一范围之内,所以这两种油滴也没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华北油滴与建窑油滴的形成过程和外观特征差别都很大,下面谈谈它们的主要区别。
一、烧制工艺不同
1、烧制条件不同
建窑油滴的烧成温度在1300℃之上,而且必须在还原气氛下烧成,而华北油滴的烧成温度在1240℃左右,在氧化或还原气氛下都可以烧成。
2、 形成机理不同
华北油滴的形成机理
可以概括为气泡机理。就是当温度烧到1200℃以上时,釉料中Fe2O3开始分解放出氧气。 由于此时釉已经熔融,粘度很大,釉层中的小气泡被封闭无法逸出釉面,随着Fe2O3的分解,釉层中小气泡越来越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逐渐合并成大气泡,此时釉层明显鼓涨,鼓涨的程度往往是釉层原先厚度的几倍。 由于釉层中气泡具有富集铁氧化物的能力,使得釉料中铁氧化物逐渐迁移并聚集在气泡的周围,当釉层中的气泡增大到足以克服釉层阻力时,气泡便破裂,形成一个类似火山口的凹坑。 随着烧成继续,这些凹坑逐渐被拉平,而聚集在气泡周围的铁氧化物也显露出釉面,在冷却过程中,便析晶形成一个华北油滴的斑点。
建窑油滴的形成机理
可以概括为浮萍机理(浮萍就是池塘水面上浮生的青萍)。建窑油滴釉烧到1300℃左右时,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釉开始形成液相分离结构,釉主体相分离出富铁的另一相。 在重力与表面张力等作用下,富铁相易浮在釉表面层,随着过程推移,浮在釉面的富铁相越来越多,这些富铁相形成的液相小滴就象漂浮在水面的青萍,能够在液面上漂游。 它们随机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包裹团,包裹团越大,其中的液相小滴也越多,但这些液相小滴仅仅挨在一起,没有熔为一体,就象一叶叶青萍靠在一起。 当烧成进行到一定程度后降温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当环境条件适合包裹团中的铁氧化物析晶时,便形成一滴建窑油滴。 这个环境条件包括包裹团所处的釉主体相的性质、温度与气氛等。例如,建盏釉高温流动性大,在近碗口部位与靠底足部位釉的厚度不同,其釉的主体相性质就不同,使得靠底足部位釉厚处的油滴较难形成。 再如,还原气氛直接影响Fe2+与Fe3+的比值。还原气氛淡,斑点偏黄;还原气氛浓,斑点呈银色或偏蓝;还原气氛过浓,便析不出晶体,因为Fe2+过多,熔剂作用过强,包裹团又熔入釉层之中。 当还原气氛适中,而且析晶温度与时间都满足氧化铁微晶的晶面有规则平行于釉面排列时,形成的油滴便有镜面反射现象。
二、外观特征不同
建窑油滴与华北油滴的外观特征是由它们的形成机理决定的,其区别有:
(1)华北油滴是均匀分布的,因为它是由气泡形成的,有釉的地方就有气泡,所以斑点布满整个釉面。 而建窑油滴的斑点是随机而生,所以分布不均匀。它不仅体现在同一件作品上,尤其在不同件作品上差别就更大,所以建窑油滴釉面花纹各种各样。
▼不同的建窑油滴,斑纹的色彩、形态差异巨大
▼另一例华北油滴,与前文所列并无明显区别
▼华北油滴VS建窑油滴,综合前二件图例,可以看出每件华北油滴的釉面是很稳定的,而建窑油滴则变化明显。
(2)华北油滴斑点的大小与釉层厚度密切相关,因为釉层越厚,气泡越大,「火山口」也越大,一个「火山口」的凹坑拉平后就是一个斑点。而斑点的形状也取决于凹坑被拉平的形状。 建窑油滴的斑点大小与釉层厚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关键在包裹团大小,所以同一件建盏上不同部位的斑点大小与疏密都可能差别很大。 而斑点的形状一般呈卵形状,是因为包裹团受釉层流动影响,有被向下拉的力存在。若拉力过大,则斑点成条形状。
(3)建窑油滴在高温烧成,釉流动大,在盏外靠底足处有一圈明显的聚釉;而华北油滴在较低温度烧成,聚釉现象不明显。
(4)建窑油滴斑点内有肉眼可见的沟纹(类似田泥干后的裂纹),是因为包裹团是由许多液相小滴拼合而成。 而华北油滴斑点内无沟纹,是因为铁氧化物均匀聚集在气泡周围。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对建窑油滴和华北油滴有了初步认识。下面对这两类油滴的烧制难度问题作些分析。
三、烧制难度不同
1、华北油滴烧制难度
坯对华北油滴的形成没有影响,在白坯或氧化铁含量最高的黑坯上都可以烧成。 而且因其烧成温度较低,用黑坯也不易气泡,变形。 由于华北油滴的斑点取决于气泡,在釉层厚度不变时,气泡大小取决于温度高低,若窑温偏低,气泡难逸出釉面,产品会留下泡痕,若窑温偏高,气泡破灭后的凹坑难填平,并且斑点不圆,甚至散开消失。 所以华北油滴的烧制难度在于烧成温度范围很窄,而釉面斑点越大、越圆、越清晰的烧制难度就越大。 但是宋代烧华北油滴没有使用还原焰,所以斑点的分布和清晰度以及色彩等方面难与建窑媲美。 现代烧制的有些华北类型的油滴,釉中含有强熔剂,就不易出现泡痕,其特征是釉面光泽度高,玻璃感强。
2、建窑油滴烧制难度
建窑油滴受坯的影响很大,坯的性质不同,斑点效果不同。 建窑使用含铁量高达8%左右的黑坯(铁胎),尽管坯中含有较粗颗粒石英,但坯体仍经受不住1300摄氏度之上高温,产品极易变形或起泡,如使用含铁量较低的胎,虽然不易产生缺陷,但斑点效果不佳。建盏中有些坯的外观呈褐色,是由于窑中后期氧化所致,坯内部还是黑的。建盏坯和釉的配方不是一成不变的。欧洲有位艺术家说他经过四十年的研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解决了建盏坯的问题,但我看他作品的斑纹与建窑兔毫比还有较大差距。 宋代建窑虽然烧出了高品味的建盏,但成品率极低,现代情况也是如此。所以要想达到斑纹既优美、成品率又高这一目标,解决建盏的坯釉配方恐怕是永无终结的课题。建窑油滴烧成温度范围更窄,窑温偏低,斑点难形成,窑温偏高,斑点又易流成条形;而且由于釉流动性大,窑温稍高或釉层稍厚或烧成时间稍长,釉就流下粘底(粘板),造成严重缺陷。
由于油滴斑点是氧化铁结晶体,氧化铁中二价铁与三价铁的比例不同,斑点效果就不同,而还原气氛控制二价铁与三价铁的比例,它对斑点的形态与色彩影响极大。而且同样是建窑油滴,不同色彩的斑纹,烧成难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油滴或兔毫中褐色的斑纹相对比较好烧,因为烧成前期虽需还原,但后期可转氧化。 而银色斑纹就难烧了,因为析晶时二价铁与三价铁的比例处于临界状态,若三价铁稍高,斑纹就变灰色,灰色斑纹表面有脏物感,还不如褐色美观;若二价铁稍高,斑纹又易变模糊或消失;特别是银色带蓝的斑纹,更是处于稍纵即逝的状态。
▼宋代银兔毫盏残件,带蓝光,虽然兔毫纹边界不够清晰,已经很难得。带蓝光的银斑很难边界清晰。
这就是为什么建窑许多银兔毫的斑纹不如褐色兔毫明显的缘故,而斑纹通达又清晰可见的银兔毫是极少的,所以宋徽宗皇帝也会赞叹“玉毫条达者为上”。 由于建盏的烧成同时受到坯、釉、窑温和气氛的严重制约,所以一件斑纹优美且外观没有缺陷的优秀建盏,是在大量废品和次品的基础上产生的。宋代斗茶艺术东渡日本后,经过吸收发展的茶道,能够很好地流传下来,优美而稀少的建盏长期以来是日本上层阶级珍藏的宝物。
《君台观左右帐记》(1511年)记载,曜变是建盏之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油滴是第二重宝,五千匹绢。此处的油滴,指的就是建窑油滴。由于难,建窑油滴就稀少,就有个性,就耐久,就真美,也就可贵。千百年来,“难能可贵”是艺术史所证实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建盏不朽的魅力,藏在宋建窑大师忍受难以计数失败的煎熬中,藏在宋皇帝和斗茶家高度审美的心境中,藏在宋代文坛巨匠畅怀讴歌的诗词中,藏在中日两国乃至世界茶与瓷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总体而言,建窑油滴是随机分布、有层次、有变化的,且受到坯釉、窑温、还原气氛的制约,烧制难度高,成品外观不稳定,不同产品之间,差异较大。而华北油滴则分布均匀、形态统一,烧制难度相对较低,成品外观稳定,不同产品之间,差异较小。因此,从烧制工艺和烧制难度上看,二者都有本质区别,不应混淆。
作者简介:李达,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03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集建盏理论与实践之大家。 长期钻研铁系结晶釉,攻克宋代建窑珍品鹧鸪斑(油滴)烧制难题。作品被紫光阁、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权威机构收藏。 其作品胎骨似铁,所烧鹧鸪斑为多层次立体结晶,独树一帜,至今无人能效仿。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