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有言: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说的是当时宋朝崇尚饮茶文化达到一个巅峰,宋人钟爱点茶、斗茶,并且认为建州所产的北苑茶品质最高。而当时建盏则作为斗茶神器,与建茶成了“标准搭配”。从历史足以证明,一泡好茶离不开一只好盏。
一、建茶与建盏的历史渊源 宋太宗赵匡义于公元977年,将建州北苑设为了官焙御茶园,北苑贡茶成为了当时最为著名的茶。不仅皇帝喜爱,宋朝众多大文豪纷纷赞颂。如此好茶,该用怎样的茶具匹配它呢? 建州所产黑釉茶碗在外观和性能上都得到了一致好评,并且由于斗茶风俗的传播,建盏的黑底以及保温性能使之成为了斗茶神器,建盏当之无愧成为了与建茶香匹配的茶具。 ▼建窑与北苑御茶园相距不到40公里
二、建盏称霸茶具界 宋代可查的描述茶具的书有三本为权威著作,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 ▼三本著作均提到茶具
蔡襄曾在《茶录》中描述过这样一段话:“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大致意思是斗茶讲究汤色白者胜,而建盏恰好盏色青黑,能够衬托茶汤的白,利于取胜,建盏斑纹像兔毫,能长时间保温,很适合点茶、斗茶,其它地方产的黑釉茶盏,都不如建盏。 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提到建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大致意思为茶盏的颜色以青黑色为上,兔毫纹如玉般通透且条达的为好,因为这样最能衬托茶汤色的白。 ▼《大观茶论》片段
《茶具图赞》是一本很特别的茶书,每一种茶具都配有插图,且拟人化,给茶具加上官职、名字号和个性,统称“十二先生”。其中有一个“陶宝文”,对应实物为茶盏,名“去越”,字“自厚”,号“兔园上客”。书中赞其:出河滨而无苦窳(yǔ,粗劣),经纬之象,刚柔之理,炳其绷中,虚己待物,不饰外貌,位高秘阁,宜无愧焉。
虽然没有直接说明是指建盏,但是从“陶”、“文”——“纹”以及配图可以看出就是建窑兔毫。 三本历史著作都将建盏作为茶盏的崇高地位表露无遗,建茶于宋代是上品,而与之匹配的必然是像建盏这样的好盏。 三、宋代茶图中的茶具
宋代是茶文化气息最为浓郁的朝代,饮茶之风风靡全国,北苑贡茶可以说是当时好茶的代表,而宋代建盏是瓷器中的明珠,上至一国之君、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竞相追捧。好茶需要配好盏,从千年前的先人便已有了这个观念,所以建盏与建茶得以称霸一代。 -本文完-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