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记载御用之物的
《君台观左右帐记》
称曜变为无上神品?
为什么三菱集团总裁得到曜变之后
认为自己不配使用它?
这都是因为曜变举世无双的神秘华彩
而这样「不似人间之物」的神作
为什么能诞生在千年前的建窑?
要破解曜变烧制之谜,就得先明确什么是曜变,才好把握方向。 目前公认的曜变全品仅在日本存有三只,均被日本文化厅认定为国宝。这些国宝曜变盏,从中国传入日本后,或为将军家世代家传之宝,或为佛教珍藏宝器。 据说织田信长也曾拥有一只极品曜变盏,但随信长一起毁于本能寺之变。
来源:德川将军家-稻叶家-小野哲郎-三菱集团之岩崎家-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日本幕府时代,将军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权位高于天皇。曜变等于是当时的「御用」之物。 至20世纪初期,三菱集团第四代掌门人岩崎小弥太得到稻叶天目,本是多少爱盏之人钦羡之事。 但他认为这只盏是天下名器,自己不配使用,于是终其一生未用其喝过茶,后将其送入家族设立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曜变盏作为中国宋代建窑烧造、传入日本的珍宝,中日两国研究建盏的学者都在时刻关注其考古和技术研究进展。 一只老盏要被认定为曜变并非草率之事,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均符合国宝曜变的特征才能获得公认。如有新发现的宋代曜变问世,都一定会引起震动。
经专家检视,判断该残件与日本馆藏的三只曜变各方面特征高度一致,认同其为第四只曜变(残件),也填补了中国本土尚未公开发现曜变的空白。 判断一只盏是否属于曜变,宏观上基本以是否有聚成群落的斑核、随光线变化的彩晕等为依据;近年来日方在微观上也对国宝曜变做出分析,证实曜变不仅出自建窑,而且是一次上釉、一次烧成的自然窑变斑纹,非人工二次上釉所成。 因此要和复原兔毫、油滴一样,复原出形神都和国宝曜变高度一致的新烧曜变,需要究其本质,遵其原则,否则就会南辕北辙。
很多朋友在初次得见曜变之美时,除惊为天人之外,还会好奇它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早前还有“是否是二次上釉、二次烧制“的猜想。 不过现在研究已经证明,曜变是一次上釉一次烧成,无需再作他想。 一次上釉一次烧成,入窑后自然形成铁系结晶斑纹,是精品建盏(兔毫、油滴、曜变)的共性,也是建窑的看家本领。如果建窑烧出的茶碗能人工描出,那就不会成为宋代第一茶器,不会产生鬼斧神工的“神品”。 自然结晶的不确定性,带来更高的生产成本,也带来艺术的无限可能。
虽然曜变的具体生成机理尚无公开理论发表,但学界基本一致认为,其产生与油滴、兔毫是一脉相承的,要烧好曜变,必须先能烧好兔毫、油滴。
这可能是因为2个原因: ①外盏壁形状外凸,内盏壁形状内凹,外盏壁要保持析晶形态在物理条件下更加困难;
曜变斑纹的排列与兔毫、油滴并不相同,更加随机。 兔毫、油滴呈一定规律,斑纹多有对称性,如兔毫的毫纹基本平行,油滴放射状均匀分散。 而曜变的斑纹以不定量的状态组合成一个个群落,每一个群落的斑核数量、斑核大小、周围光晕色彩都不尽相同,几乎没有对称性,说明生成斑纹的契机稍纵即逝,没有足够时间形成规律。
3、建窑遗址从未发现完整或品相较全的曜变,带有曜变特征的碎片都极罕见。油滴虽比兔毫稀少,但也远多于曜变。 这一现象曾经导致“曜变是否出自建窑”的质疑。幸而科学检测已证明曜变是建窑的作品。
建窑鼎盛时期横跨两宋,百米长大规模龙窑林立,留下各色瓷片废墟成山,其中曜变却屈指可数,自然说明,曜变并非刻意烧成,且曜变的形成条件比兔毫、油滴苛刻不知多少倍。 综合来看,曜变无疑是气氛达到极致的作品,所有环节都无懈可击,才能烧出一件。宋代建窑烧出曜变,可谓「如有神助」。今人是否可以重现千年前的鬼斧神工?
曜变之美,让人看到自然造物的不可思议;曜变之难,激励许多陶艺师以毕生精力破解谜题。日本认为曜变烧制之谜是「陶瓷史上最大不解之谜」之一。 中国、日本、欧美有志于复原曜变之人,不断涌现。陆金喜就是其中之一。
现代工艺师对曜变的极致追求
2017年2月,陆金喜新烧的二只仿宋曜变被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正式收藏。这是日本博物馆第一次收藏中国工艺师烧制的建盏。
陆金喜师从邓白、陈辉等国家美术教育家及首批恢复宋代建盏烧制技艺专家组成员,20年前他受老师教诲,致力于复原曜变以来,一直尝试从科学理论入手破解曜变烧制之谜。 他积极收藏建窑、建窑系窑口的各类标本全品,并在全球范围内搜集任何有曜变蛛丝马迹的老盏残片,请教材料学专家,阅读相关论文专著,寻找权威机构分析化验。 理论基础打下之后,陆金喜开始到窑炉面前实操。他采用水吉当地原材料,先是成功烧制出兔毫、油滴,之后夜以继日钻研曜变,并严格遵守一次上釉、一次烧成的原则。 然而曜变对各种外界因素的敏感程度远超其他釉色,要制造极致的气氛并将最美的时刻定格,非一日之功。他不断调整方案,更换设备……多年努力之下,终于在2015年初步交出答卷。 之后的三年,陆金喜新烧曜变建盏被两岸三地、日本欧美多家博物馆认可收藏,获得省陶艺大师等称号。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主任学艺员小林仁赴建阳交流访问时,亲眼见到陆金喜新烧的仿宋曜变,认为该作品目前最接近国宝曜变者,几位国内建盏权威在亲自上手后,也持同样观点。
对陆金喜来说,「接近」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还须继续往终极目标前进。 除了与更多同仁交流之外,他的日常节奏并未改变,跑实验室、跑窑场、研读最新文献……实战经验和理论知识双管齐下,朝着一比一完全复原曜变的方向迈进。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