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这是真正的国宝!世界上第四件曜变天目碗!价值25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40万左右。” 当头发花白的日本文物专家嘴唇微颤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电视内外的所有人都沸腾了。 一时间,“日本发现新国宝”“节目有史以来最重大发现”等标题迅速占据了日本各大新闻头条。

然而一年后,他们却被一位中国大妈啪啪打脸。“嘿,这不是我做的茶碗嘛? 80一个!” 记者瞪大了眼睛,一脸不相信的反复确认着。“阿姨你看清楚了再说,这可是我们的国宝。” “错不了!花纹是我用画彩画上去的!底上的“供御”也是我亲手刻上去的!”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这话一出,日本国内立即炸开了锅, 文物界大佬们赶紧召集专家, 用最新的分子技术重新鉴定。 果不其然:这碗的确是假的,是现代的作品。 “羞耻!”网上对五位“砖家”骂声一片。   但也有人受不了这过山车般的刺激,将矛头对准中国。“你们中国就喜欢山寨、造假!连我们日本国宝都仿制!” 好大的一顶帽子,这里就不得不提曜变天目的历史了。了解这段历史,才会发现部分日本网友的言论绝对是颠倒黑白。 因为,这被称为“日本国宝”的曜变天目碗原本就是中国的!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曜变天目碗是源于中国宋朝的一种黑釉茶碗,烧制于今天福建建阳一带的建窑(生产的瓷器统称为“建盏”)。曜变天目的产生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一,非人力可控,带有极大地偶然性。 黑色的茶盏上点缀着大大小小的斑点,细细转动,仿若宇宙星空在碗内徐徐展开,被人们称为“碗中宇宙”。彼时,正在我国浙江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侣们把曜变茶碗带回了日本,称为“天目盏”。 这星空般的美丽一下子征服了日本贵族的心,而对茶道的狂热则让作为茶具的天目盏在日本大放异彩,成了贵族争相疯抢的奢侈品。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然而随着宋代斗茶习俗的消退,专为斗茶而生的建盏也逐渐没落,烧制技艺相继失传。此后700多年,再无人打造出真正的曜变天目。 如今,世界上仅存三只完整的曜变茶盏都在日本,每十年才向公众展示一次。其中以藏于东京静嘉堂美术馆的曜变天目盏最为华丽,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碗”。 其余两个则被分别保存在大阪藤田美术馆和京都大德寺龙光院。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从左往右,依次是藤田美术馆、静嘉堂美术馆、大德寺的藏品

而在中国,仅在2009年于杭州

出土了一个残缺的“曜变天目碗”。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曜变的美,让人看到自然造物的神奇;曜变的难,激励了许多陶艺师以毕生精力破解谜题。中国、日本,多位陶瓷匠人都曾想重现经典。 而在中国,那位“欺骗”了日本专家的“大妈”李欣红,就是致力于重现曜变天目的匠人之一。“不难不难,挺好烧的。”那句谦词轻描淡写,几十年的辛苦在她欢快的福建嗓音里,似乎波澜不惊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李欣红(又名李细妹)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建窑窑变山水画盏创始人,现任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日本亚洲陶艺文化发展中心理事。 长于古窑遗址边,打小玩的是散落乡间的碎瓷片,听的是关于建盏的传奇。一切似乎顺理成章,著名窑乡的女孩,长大后,成为一个陶瓷工艺师。 并非陶艺科班出身,而是地地道道的本分人,如今她能烧制出这样的建盏,完全是脚踏实地一点点积累尝试出来的。 她一家是福建建阳人,建阳是宋朝建窑的遗址地。 上个世纪70年代,国内几乎没人知道建盏,即便是建阳,知道的人也很少。因建盏从元代开始就已断代,至当时700年年间,无人烧制。 直到1979年,中央派小组来建阳实地考察,建立陶瓷攻关小组,恢复建盏中的兔毫盏,建阳的建盏才开始在国内兴起。 李欣红女士当时就在陶瓷厂做工,零碎接触一些陶瓷烧制工作,偶尔帮老瓷工打打下手,有了一些陶瓷知识。

 

建阳陶瓷厂

80年代时,李欣红去山东做水果生意,得知山东人有对建盏的需求,于是,突然有了重烧建盏的想法 卢毅说,他妈妈是个朴实的女人,但开始做一件事时,就有一种偏执的执拗。 当时中国只恢复过兔毫,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欣红得知,建盏并不仅仅有“兔毫”一种,在宋代最有名的还是“油滴”种类。 那时,恰巧有日本人慕名来建阳寻访建盏,提及日本有三只从中国流传出去的“曜变天目”盏,美若星辰,宛如宇宙。李欣红知道,那三只“曜变天目”就是由宋代烧制“油滴”盏窑变而来的,这大大激发了她想要尝试恢复“油滴”盏的决心。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她去国营厂寻找那些烧制陶瓷的老师父打听关于“油滴盏”的消息,但那些老师傅只知道一些关于“兔毫”盏的烧制方法,却从未听过“油滴”盏的任何消息。 于是,她从“兔毫”盏开始入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油滴”。她用自己的积蓄去大学寻访各种陶瓷研究人员购买书籍,了解“油滴”的历史和知识,与此同时,反复烧制实验。听说日本对这些瓷器保留的比较好,她甚至专门去上海学习日语,准备去日本寻访。

 

她花了当时所有积蓄去买了当时的陶瓷大全等书籍

左手一本《宋元陶瓷大全》,右手一本《新华字典》,小学肄业的李欣红用上了最笨的方法。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去日本前,终于烧制出了类似于“油滴”的建盏,但成品率极低,她知道问题出在烧火的材料上,因为燃料的不稳定,导致油滴还原过程出了问题。 于是,了找到合适的材料,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起早贪黑地去深山寻找这种可以使燃烧稳定的木材搬回家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现松木根部能分泌油脂,可以可持续性稳定燃烧,拿回来一实验,果然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建阳是没有人用松树的根部作为还原剂来烧制建盏的 卢毅说“那时候,没有人烧过油滴盏,我们是第一家尝试,配方和燃料都得自己研发,我母亲近30年来研发了20多种'油滴'配方,但之前因为家庭条件和原料经费的缘故,不得不一一出售配方来换取经费,继续研发。可以说,现在市面上2000多家建盏的基础配方基本是我家流出去的。” “那时设备艰难,所有的泥料都要用手搅拌,记得小时候,母亲的手满是疮痍,手上布满开裂充血的口子,所以以前我一直排斥建盏这行,因为很苦啊,但是渐渐长大,也明白那是母亲的心血,才开始学习建盏。”   在那个人人尚不得温饱、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多数人对建盏一无所知。李欣红还曾带着儿子,挑着100多斤的担子辗转全国做宣传。 “有一次天很冷,火车停了7,8个小时。所有人身上的东西都吃光了。有个女的送饭到工地,挑了一挑那些人吃的剩饭来卖,20一碗,大家抢着买……”说完这话,她就像讲了个别人的笑话一样,乐得不可开支。 如今,她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往往是一炉未出,客户已等在家中。       李欣红2013年烧出的作品“万山可染”,拍出2600万人民币高价 但在她心里,始终藏着一份“不甘心”。 “一定要烧出来可以媲美静嘉堂的曜变天目盏, 没有烧出来就不死心。”   39岁,她自费去上海学日语,准备到日本查看寻访。就连一对儿女,也被送去学习日语。 儿子卢毅曾经在东京的市集上,无意中看到母亲的作品。骄傲的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心疼。 而那只闹出乌龙,从2500万跌落成80元的“曜变天目盏”,在卢毅的眼里,“那是母亲学艺时的作品,我有幸见过日本静嘉堂那只曜变天目,那种美是照片上体现不出来的,在它面前完全会被震撼。被日本鉴定为'国宝'的那只盏跟真正的国宝比完全不值一提,我母亲研习建盏近30年,后期确实也烧出了几只最像“曜变天目”的油滴盏,但那也仅仅是侥幸,仅仅是‘像’。”  2500万的日本国宝,竟遭中国大妈说:“只卖80元一个”?

李欣红经过25年研试,烧出的第一只像“曜变天目”的盏

李欣红女士30年来烧出和“曜变天目”最像的一只盏

与日本静嘉堂收藏的国宝曜变宝光并无二致,动人心魄,美不胜收。

这只是近几年烧出的,口径最大的一只“曜变”盏

把一切辅助条件做到完美,也并不能保证你能被上天眷顾,“只能靠试,一遍遍地尝试,别人试几十次几百次,我母亲要试上千次,上万次,甚至几十万次......” 在家人眼中,李欣红不过就是一个朴实勤劳,地地道道的本分人。也正因如此,她才会在复原“曜变天目”上有着一种偏执的执拗。 “如果能做成,我们自己国家也有了,不会跑到别人国家去了。”

在她心里,那些相似的曜变天目,

距离真正的国宝还差着呢,

但也许,不停地试下去,

会有那么一天,像1993年的那个风雨之夜一样,

宇宙在她的作品中,

突然加上了灵感的花环。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