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皇帝身份写茶书,宋徽宗是五千年来头一份。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说到茶,就离不开器。以国君之高位在书中宣传茶器,徽宗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徽宗作为皇帝,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也有最广阔的视野。他在书法、花鸟人物、诗词、音乐等领域,都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
除上述领域外,徽宗也精通茶艺,不但作过多首茶诗,绘过茶画,还曾经亲自为臣下点茶,更以帝王之尊撰写茶书《大观茶论》。
世界上最长的龙窑位于大路后门,宋代建窑遗址依山而建,呈东西走向,其中一条90SJY3龙窑长达135.6米,创下国内已知龙窑最长记录,其实也就是世界上最长的龙窑。而且建窑遗址群里,百米以上的龙窑,还有多座。每座大型龙窑,一次可以烧数万只盏,可见当时建窑盛况之空前绝后。
晚唐五代时期,在芦花坪、牛皮仑等等窑址开始生产青釉瓷器,器型以碗、碟、盏为主。而建窑在鼎盛时期的大型龙窑,烧制的器型居然绝大部分都是茶盏!从青瓷改烧黑瓷,并且成为几乎专门烧黑瓷茶盏的窑口,这一现象在同时代其他窑口是难以见到的。光靠茶盏,就能够养活这么大规模的烧造,而且还是在柴烧成品率极低的情况下,可见宋代精品建盏的奢侈与市场之大。
建盏的制作工艺特殊,同样的釉料,同样的胎,进窑之后因为温度、气氛等因素的微妙差距,出窑后会形成截然不同的釉色。便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兔毫、油滴就有各种形态,乌金釉也常有隐约的结晶出现,其他杂色釉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因为建盏施釉厚,釉水在高温下受热与重力影响上下流动,每只盏的流釉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宋代建盏和继承宋代烧法的正宗现代建盏,每只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只精品成品建盏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建盏在宋代风靡全国,令其他地方的窑口也纷纷仿烧黑釉盏,甚至极力靠近兔毫纹、束口器型。宋代的窑口考古结果标明,约有1/3左右的窑口都有烧黑釉盏,光是福建地区就有二十多个县市在仿烧建盏。
然而即使这么多窑口都在仿烧建盏,宋徽宗还是要从1200公里外的建窑,定制御用黑釉茶碗。建盏在黑釉瓷中的巅峰地位,一直无人能撼动。
由于中国的历史特殊性,导致现如今许多的宋代建盏都流落他乡。而日本国宝,不是一个泛指,而是特指日本文化厅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范认定的、具备极高历史或艺术价值的文物,是日本政府对文物的最高分级。
日本官方认定的国宝级文物中,瓷器只有14件,有8件是中国瓷器,8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盏,含3件曜变盏,1件油滴盏。
这些国宝级建盏,都是宋代流传到日本,之后被当权者、贵族、僧侣悉心保存,传承至今的。日方把古时中国流入日本的舶来品称为“唐物”。
简单的说曜变就是气氛达到极致的产物,曜变的斑纹一眼看上去,就像一只盏同时兼具彩色兔毫和油滴的特征,但油滴建盏斑纹内含彩色,斑点外全黑。而曜变的斑纹看上去像空心的油滴,斑纹外却包围着彩色。
千金易有,曜变难求,曜变被称为无上神品。而目前公认的三只曜变,均被日本所收藏,而中国仅仅只在杭州出土残片。曜变之珍贵自然不言而喻。
▼日本大德寺龙光院藏曜变建盏,已经不对外公开
但经过现代工艺,曜变已经能够烧制出,陆金喜便是曜变第一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曾亲笔赠词陆金喜,赞誉其为:"复原曜变绝技,传承任重道远。"高度评价了陆金喜曜变技艺。
▼图为陆金喜曜变
陆金喜做为曜变复原的先行者,遵从宋代曜变技术,传承建窑一次上釉、一次烧成,铁胎铁釉的传统工艺,致力于中国非遗事业的保护和传承。
建窑建盏,是天工与人巧的结合,是宋人审美与饮茶趣味的集中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盏的辉煌沉睡了几百年。但它创下的奇迹,并不会被岁月消磨,反而随着时间流逝,更具传奇色彩。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