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建盏的斑纹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理

我们可以试着想想,如果建盏只是一个普通的黑釉盏,即使质量好,建盏也不会有太多的特色。如果建盏的釉面纹路是统一的,或者优劣差别不大,那么建盏在宋代就不会出名,会受到君主、大臣、文人的青睐,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斑点形成的原理,建盏君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斑点和对建盏的理解。

建盏君收集了大量素材资料,在此引用兼具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的国家级建盏大师李达的论文,“注:引用文章为李达老师1998年发表论文《论鹧鸪斑建盏》选段”。给大家区分几种常见的斑纹形成原理,包括建盏油滴,华北油滴,黑釉白斑盏,兔毫……(注:原文李达老师是没把黑釉白斑归类为鹧鸪斑)

《一》华北油滴

烧制条件上:华北油滴的烧成温度在1240℃左右,在氧化或还原气氛下都可以烧成。 形成机理上:华北油滴的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气泡机理。就是当温度烧到1200℃以上时,釉料中Fe2O3开始分解放出氧气,由于此时釉已经熔融,粘度很大,釉层中的小气泡被封闭无法逸出釉面,随着Fe2O3的分解,釉层中小气泡越来越多,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逐渐合并成大气泡,此时釉层明显鼓涨,鼓涨的程度往往是釉层原先厚度的几倍。由于釉层中气泡具有富集铁氧化物的能力,使得釉料中铁氧化物逐渐迁移并聚集在气泡的周围,当釉层中的气泡增大到足以克服釉层阻力时,气泡便破裂,形成一个类似火山口的凹坑。随着烧成继续,这些凹坑逐渐被拉平,而聚集在气泡周围的铁氧化物也显露出釉面,在冷却过程中,便析晶形成一个华北油滴的斑点。

建盏的斑纹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理

《二》建盏油滴

建窑油滴的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浮萍机理(浮萍就是池塘水面上浮生的青萍)。建窑油滴釉烧到1300℃左右时。在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

釉开始形成液相分离结构。釉主体相分离出富铁的另一相。在重力与表面张力等作用下,富铁相易浮在釉表面层,随着过程推移,浮在釉面的富铁相越来越多,这些富铁相形成的液相小滴就像漂浮在水面的青萍,能够在液面上漂游,它们随机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包裹团,包裹团越大,其中的液相小滴也越多,但这些液相小滴仅仅挨在一起,没有熔为一体,就象一叶叶青萍靠在一起。当烧成近行到一定程度后降温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当环境条件适合包裹团中的铁氧化物析晶时,便形成一滴建窑油滴。

建盏的斑纹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理

《三》黑釉白斑

     黑釉白斑盏其釉面白斑是人工点上白釉再入窑烧成的,白釉的化学成分分析数据表明与普通白瓷釉相似,黑釉白斑盏形成斑点的物质是后加的白瓷釉,不是铁氧化铁晶体,斑点的形成是靠人工装饰的,(图二为蔡炳盛老师用现代技术恢复烧制出来的白点鹧鸪斑)

建盏的斑纹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理
蔡炳盛老师  白点鹧鸪斑

《四》兔毫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建盏的坯的铁含量高达8%左右,釉的铁含量高达7%左右。高铁含量的坯料与釉料是形成建盏斑纹的必要条件,因为建窑釉是铁钙系分相析晶釉,铁含量不足就不能达到过饱和析晶。建盏的斑纹就是釉料在高温阶段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铁氧化物在釉表面层析晶留下的痕迹,建盏烧制过程中因高温活动的汽包将铁质浮于釉面,当窑内因高温到1300度时,釉水流动将铁质拖成一丝丝的条状,(建盏多用正烧)窑内温度逐渐降低,冷却时就从中析出了呈一排排赤色的铁矿晶体,兔毫的斑纹就是这样形成的。

建盏的斑纹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原理

在建窑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建盏斑纹是在偶然中又是必然会产生的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产物,也是凝集众多窑工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窑炉建盏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是由窑炉产品胎釉的制备和烧成特性决定的,因为胎釉包含了窑炉建盏最迷人的本质和最丰富的内涵。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