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揭开建盏工艺的秘密:从“泥”开始

 

建盏的烧制工艺,可谓讲究又精细。其传统烧制流程一般历经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胚、修胚、素烧、上釉、装窑、焙烧此13道工序。

贯穿整个制作周期,不难得出,若把这周期夸张比作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的建设,那么对于盏的“泥料”的制作便等同于各地基的搭建,即是最基础的亦是最重要的。

 

这同样鲜活了建盏的特点

——浑然天成的“土与火的艺术品”。

揭开建盏工艺的秘密:从“泥”开始

 黄泥 VS 高岭土 

 

 因此,本期小编要向大家侧重讲述的是建阳当地黄泥与高岭土之间碰撞的绝妙乐章。

 

众所周知,制作建盏的泥料源于福建建阳的水吉,追溯至建盏文化兴盛的宋代,水吉因其得天独厚的高铁粘土资源而成为了建盏之乡。

 

我们日常制盏使用较多的泥料是黄泥与高岭土。由于不同的泥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黄泥与高岭土并非绝对同一的存在。

首先,黄泥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和氧化铁,

氧化铁越多土质则越红。

它含铁及其他金属元素多,

杂质多密度相对较低, 但却不耐高温,

不适宜淘洗太细。

揭开建盏工艺的秘密:从“泥”开始

因为建盏的烧制温度普遍偏高, 一般为1300度左右,且烧制时间长。若淘洗过细,则胎体容易在高温环境中炸裂或变形。

     所以黄泥的运用一般使得建盏的胎体较厚、较粗糙。

    其次,高岭土,

    它是自然界中常见且尤为重要的一种粘土矿物。

它作为非金属矿产所含金属元素少,

主要矿物成分是高岭石。耐高温,泥料细腻,

因呈白色软泥状,故又称为白云土。

其烧制出的成品颜色发白,胎体轻薄,

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耐火性等物理性质。

揭开建盏工艺的秘密:从“泥”开始

    

 

   对于高岭土的运用同样可以追溯至古代,古代的老盏早期呈现白胎酱色,其胎体偏薄,底偏白,釉面为酱色,即是高岭土偏多,延展性好、易拉薄,却缺乏元素的表现。

 

铁胎的特质

 

  由于建盏具有铁胎高温烧制的主要特征,因此胚泥调配的好坏,更是成为了评价建盏好坏与否的切入点之一。

建盏胚泥的含铁量一般在7%-10%左右,含铁量高不但可以使盏在烧成后,具有铁胎特质,而且可以使烧制出的斑纹效果佳、变幻莫测,从而成就了兔毫、油滴以至曜变的惊艳!

揭开建盏工艺的秘密:从“泥”开始

但是由于第二个特征“高温烧制”的限制,高铁粘土在1300℃以上的环境里更易出现变形、起泡等问题,若在此基础上加入含铁量较低的粘土如高岭土,不仅可以提高耐热度,反之黄泥土还可丰富斑纹效果,可谓一举两得,相辅相成。

因此,黄泥与高岭土的适当配比,既保留足够的含铁量软化水质,使胎体密度降低具有透气性,又提高耐高温性,增加成品率。泥料的结合同样解决了以盏饮茶时

高岭土体现的软化水质差透气性弱的问题,防止了茶汤变味,保持良好口感,符合并保障了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态度。

揭开建盏工艺的秘密:从“泥”开始

 此二者最终融汇孕育出的古朴之美

才是对几千年来建盏文化最好的还原与致敬!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