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导语:

建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茶具之一,它原产于宋朝时期的南方名窑——建窑。在北宋年间,由于皇家对黑釉茶盏的喜爱,建盏一跃成为御用茶盏,宋朝上流社会也争相追逐,但如今,在它的原产地中国,这种曾经奉为被当时的人们精品之作的茶盏却近乎绝迹,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故宫博物院藏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底部 故宫博物院藏

如果想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真相,我们需要了解这三件事情:

首先是建盏的烧制工艺。对工匠而言,烧制建盏难度很高,主要难在这两点上:

一是建盏釉流动性很强,在高温下会沿着胎体表面向下流动,因此对于器型的线条十分挑剔,这严重限制了建盏的器型。

二是建盏的烧制温度仅在一千两百八十度到一千三百五十度之间,温差仅在七十度左右,在古代技术条件优先的情况下,如此小的温差很难掌控。

普通的建盏烧制难度都如此高,更何况是 “兔毫盏”、“油滴盏”和“曜变”等高级的建盏了。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宋 建阳窑黑釉盏 故宫博物院藏

其次是建盏兴起的时代背景。建盏兴起于中国的宋朝,当时社会十分经济发达,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从唐朝沿袭下来的茶道到此时得到了发扬光大。宋朝人在饮茶时所用的茶道,相比与唐朝的茶道要简单很多,但胜在精致。一场茶事下来,不仅要用到多种茶具,而且还需要讲求各种程式礼法,整个过程精彩而考究。而建盏的“重、大、黑”恰恰符合宋朝茶道中“斗茶”对茶盏的需求,因此被当时的人们推崇也在情理之中。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宋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 故宫博物院藏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宋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 盏心 故宫博物院藏

最后是建盏出现前后的瓷器发展趋势。在建盏出现的同时,宋朝另一种名窑——汝窑也因为宋徽宗的喜爱而成为御窑之一,此后官窑又逐渐开始兴起。而在元、明、清三朝,又发展出了釉里红、青花、珐琅彩、五彩等多种不同种类的瓷器。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 故宫博物院藏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明永乐 青花压手杯 故宫博物院藏

从建盏的烧制工艺、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来分析,可以大致推测出建盏传世精品在中国十分稀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盏本身烧制难度高,不易烧制。

二、建盏在宋朝之后,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建盏虽然是一种工艺品,但也是一种实用器。宋朝风靡一时的茶道之风造就了建盏的兴盛。而在随后的元、明、清三朝,精致的茶道已经衰落,建盏也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既然不再需要这类实用器,自然也就很少有人再去烧制如此高难度的瓷器,工艺也就逐渐失传。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宋代曜变天目盏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三、在与新兴瓷器竞争中,建盏处于劣势并最终落败。随着大量新兴瓷器走入人们的视野,相比于建盏,它们更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建盏也就随之没落,精品建盏的收藏价值也随之迅速降低。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当代 曜变建盏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

 

当代 曜变建盏

如今,我们如果想看到精品的传世建盏,大概只能去我们的邻国——日本的博物馆中观赏了。但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涌现出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建盏名家,相信未来也会涌现出更多精品建盏现世,也必将重现宋朝曾有的兴盛。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