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艺术就是在追求不变中的变,在窑火中去捕捉最佳的影像。建盏的一生有多次重要的变化:窑变、曜变以及茶变,不过可能有些盏友对这三变并不十分了解。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一、窑变
所谓窑变,是指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于器物的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和还原作用,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釉彩、釉质等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是在无数次火与土的交融之中大自然造物赐予的瑰宝,而并非人为添加其它成分。
我们所熟悉的窑变是从钧瓷开始的。钧瓷的釉层较厚,用0.5%~0.9%的氧化铜为呈色剂,在1200多摄氏度的还原焰中,还原成胶体铜粒子,散布在釉中即可形成红色釉,由于铜粒大小不同,或青色或红色的混合,有时会呈现玫瑰紫、海棠红等釉色。这是因为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如果釉的组成不均匀或两种不同性质的釉施于同一器上,因其变化复杂和难以预料,就会形成窑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定的烧制气氛下,能否产生窑变,与釉的着色剂分子、发色机理以及色质有很大关系。我们所知道的高温釉有两种,一种为高温颜色釉,另一种为高温窑变颜色釉。如蓝色釉与窑变蓝色釉,从字面上看都是蓝色,但蓝的颜色不同。蓝釉只是一种普通的釉,高温后仅会发生深浅变化,而窑变蓝色釉在高温熔化时晶料物质在表层形成垂流的雨线,釉色随着窑内温度与蓝底色釉隐约互动,幻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
窑变为一气呵成,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不管成功与否,只有这一次机会。
二、曜变
"曜变"是指烧制成功的黑瓷建盏在光照之下,焕发出黄、蓝、绿、紫等色彩融揉起的彩光。想要使得成品瓷器的表面上出现宛若天际彩虹一般的缤纷效果,必须在烧制过程中形成一种非常薄的铁结晶膜。可惜南宋灭亡后,这种制瓷工艺就失传啦。所以现代人一直觉得曜变建盏的制作是一个历史工艺之谜,但中国的确在800多年前就已烧出了如此精彩柴烧曜变建盏
日本人酷爱建盏,评为上品。有一件叫“曜变天目”的建盏就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里,据说是北宋时期由在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日本和尚带回去的。曜变一词原意为“窑变”、“容变”,十五世纪前后,人们开始用含有“星”“辉”之意的“曜”字来命名。曜变天目是根据光线的反射方向而改改变顏色,若垂直观看,斑点成蓝色;若斜著观看,其斑点成金黃光折。曜变天目在世界陶瓷史上,也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珍品。
三、茶变
茶变,是建盏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茶汤沁、润所发生的变化,可遇而不可求,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变化。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养盏”! 当我们选择了可以养的盏、适合养盏的茶、正确养盏的方式,时间上并未完全能够受以控制,在长长短短的与盏相伴的日子里,盏友们会渐渐发现,建盏散发出“七色宝光”,用这样恰到其处的惊喜,来回报爱盏的你。
建盏三变,无论是窑变、曜变还是茶变,每一种变化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收藏交流建盏,清添加建盏仙子个人微信号:zah14759988888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