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为什么明代之后建盏就渐渐衰落了?

了解建盏发展和历史的人都知道,建盏创烧于晚唐时期,兴盛于两宋,宋灭亡后开始走向衰落,在明朝时更是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么为什么建盏在明代之后就渐渐衰落了呢?

 

明万历时刊印的许次纾《茶疏》中说:“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宣、成、嘉靖,俱有名窑,近日仿造,间亦可用。次用真正回青,必拣圆整,勿用呰窳。”对宋人爱慕的建盏,明代茶人和鉴赏家已感生疏,甚至是鄙弃了。

为什么明代之后建盏就渐渐衰落了?

谢肇淛《五杂俎》有论:“蔡君谟云,‘茶色白,故宜于黑盏,以建安所造者为上。’此说余殊不解,茶色自宜带绿,岂有纯白者?即以白茶注之黑盏,亦浑然一色耳,何由辨其浓淡?今景德镇所造小坛盏,仿大醮坛为之者,白而坚厚,最宜注茶。建安黑窑间有藏者,时作红碧色,但免俗尔,未当于用也。”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则称建盏“体极厚,俗甚”,田艺蘅《留青日札》更判定“建安乌泥窑品最下”。仅百年光景,风雅已被风吹去。

 

建盏自唐末兴起,两宋为顶峰,消亡与元明,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为什么明代之后建盏就渐渐衰落了?

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饮茶法自元明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自由民间饮用的散茶,经长期采选优化,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以真味真色逐渐取代了饼茶。最初还是煮叶,明中期后则直接冲泡芽茶。这就是使得建盏被“洁白如玉,可视茶色”的白瓷小杯所取代。

 

明初,在瓷器赏玩上,还是以赵宋为贵,青花、五彩在当时文人眼中还是很俗气的东西,但是到了嘉靖、万历年间,鉴赏风气为之一变。成书于万历年后期的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所谓“白地青花,间装五色”,当指五彩、斗彩等彩绘品种。其地位的攀升,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文人趣味的变化。

 

鉴赏风气和文人趣味的变化,士商阶层及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的合流,使得晚明社会文化样态更加丰富多彩和充满变数。

 

万历以来,大明江山摇摇欲坠,但是景德镇的商品瓷生产却在盖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的拉动下得以持续增长。盖明清彩瓷之盛行,有其内在的必然逻辑,它是在西方文明崛起,世界海上贸易空前活跃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涨的大背景下,各种内部及外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编者说明:以上内容刘涛所著《宋瓷笔记》(三联书店出版)有所参考。

 

收藏交流建盏,清添加建盏仙子个人微信号:zah14759988888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