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建盏的胎土与釉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晚唐五代时期建盏开始生产创烧,并兴盛于两宋,至元代中后期趋于衰落,到明代停烧。其中以建窑所产的黑釉建盏影响广泛,深受日、韩、台等地区茶道的重视。建盏以其独特的艺术展现窑变的精髓,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油滴斑点、日曜光圈等等。说到这些斑纹的生成,就不得不归功于建盏的胎土与釉矿。二者作为建盏的皮与骨,相辅相成,塑成建盏的品相,就如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提到的:“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这也是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什么是建盏的胎土与釉矿?两者有何不同?

建盏的胎土与釉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众所周知建盏胎土的含铁量是超过一般瓷器的,这些含铁量较高的胎土都是取自水吉当地所产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达7%~10%),其主要由三种土质按比例混合而成。首先是取自南山村产的粘土,从外观上看并不是流行的建盏工艺流程所介绍的红土,而是偏黄白色。这种粘土硅、铝量都很高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不过这类土在建盏胎土配比中所占比例不高。除了南山村的粘土,建盏的胎土中还另含两类红土,分别出自后井村和大梨村。

建盏的胎土与釉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从后井村所取的红土,是高铁类红土,土铁含量很高,是建盏“铁胎”的主要成因。但胎土含铁量过高容易在高温的窑烧中开裂变形,所以需要大梨红土增加建盏胎体的耐高温抗变形程度减少建盏胎体的开裂率。一般将南山、后井、大梨采集到的三种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配比处理后的胎土再经过淘洗过滤、陈腐练泥等一系列工序,就可以开始制坯,这时候的建盏已经塑骨成型,初具规模。

建盏的胎土与釉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而建盏的釉矿主要用于配釉方便建盏施釉上色,也可以做其它工业所需。褐红色带微铁锈粉,部分原石有形,主要采于建阳南林,是建盏天然的矿石釉料库。将这些当地特有的铁矿和窑灰按比例磨浆配成釉料,然后上釉再经1250度以上高温烧结成彩。高温的窑烧中,釉层流动,釉液自然流淌把铁质结晶釉拖成各种形状,冷却后析出赤铁矿小晶体,在黑色釉面上形成兔毫、油滴,甚至曜变等斑纹,是建盏窑器独有的艺术特色。

建盏的胎土与釉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于建盏胎土不同的是釉矿的主要成分大多为石英(氧化硅)一类以石英为主,也有长石,含铁量高,带有少量粘土。这些矿釉淘洗的颜色呈红、紫色,属于铁钙系结晶釉,坯体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对釉面斑纹有影响。其次这种矿石是建盏釉料最重要的着色剂,通过用料的调配便能生成建盏釉面的幻变多彩

 建盏的胎土与釉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数百年来,建盏的恢复和发展,一直为陶瓷界所关注研究,时至近代才有了突破性的成果,无论是款式还是釉色逐渐走向多元化鲜艳明丽的斑纹也使得有些新手对于建盏安全存有疑虑,其实从上文可以看出,建盏的制作原料都是源自本真始于天然,是窑火淬炼之下的大地艺术。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