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一直以为这四点是建盏的瑕疵,原来我们都错了

 

团团泥土入窑池,幻化缤纷品色骄。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由泥料历经锻造,才能铸铁成钢、焕然一新。但在瓷器的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变的火性幻化、天然而成,也大大增加了烧制的难度。借用当代建盏艺术大师李达在《建盏赏析》一文中的描述:"一件优秀的建盏是在大量的废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起泡变型或脱釉或粘底等重大缺陷的建盏所占比率不到百分之一,而优秀的兔毫毫占比率不到千分之一。"由此可见,一件品相优异的成品建盏来之不易。不过建盏中也有一些因为烧制原因不能避免的存在,特别是以下四项就极其容易被误以为是建盏中的瑕疵。

一直以为这四点是建盏的瑕疵,原来我们都错了

1、气孔

建盏与青瓷、白瓷烧制不同,没有加入较多的熔剂原料,所以建盏的釉面不会像青瓷、白瓷那样平整光滑,会存在一些微小的气孔,也就是针眼。这也导致了不少盏友对此有疑问,这些小孔算不算瑕疵呢?其实,建盏的工艺决定了成品会产生这些小孔。我们都知道,建盏胎土使用的是含铁量很高的粘土,并非其他瓷器使用的高岭土,即使釉面玻化很好也不能把气孔完全消除。虽然建盏的气孔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匠人可以做到令气孔更小、数量更少;比如玻化好的建盏,气孔现象通常会得到改善。而且气孔的存在,也不影响釉面完整性和日常使用。所以,气孔不能称之为瑕疵。

一直以为这四点是建盏的瑕疵,原来我们都错了

2、 悬釉

建盏悬釉的出现是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加上施釉过厚过多而造成的垂釉欲滴的现象。古人把这种古朴自然,人为不可控当成一种美感,也俗称为"釉泪"。而一些玩盏还不够深入的盏友,对于釉泪并不太了解,往往认为釉泪是一种瑕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釉泪的存在,是建盏的特点之一,展现了建盏独具一格的美感。建窑黑釉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析晶釉,在高温中容易流动,而建盏采用正烧,受重力影响,施釉圈釉水厚到一定程度会往下落,故有挂釉现象。当釉泪垂而不落时,既不粘底无损美观,又显示了施釉者手艺高超。

一直以为这四点是建盏的瑕疵,原来我们都错了

3、 露胎

对于看惯了现代瓷器茶具施全釉风格的朋友而言,露胎的操作很少见。因为毕竟露出了胎土的盏底,有的甚至还含有砂粒,可谓粗糙简陋。所以有些盏友会认为市面上露胎的建盏处于制作失败的残次品,这是对建盏工艺没怎么了解形成的误区。从上文可知建盏的釉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施厚釉的同时容易导致釉料在烧制过程中于底部粘窑,所以盏底便没有施釉。如果上满釉,釉粘底的概率就非常高,然而施半釉,露一部分胎可以有效减少粘底。

一直以为这四点是建盏的瑕疵,原来我们都错了

4、开片

开片是瓷器釉面上自然形成的一种不完全开裂的现象,所以并不属于瑕疵。反而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而制出了开片釉,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的装饰。譬如建盏中的茶叶末釉及鳖裙釉,就带有及其鲜明的开片元素,和追求开片的青瓷有异曲同工之处,并且表面触感光滑,与传统意义上的胎体开裂有明显不同。

一直以为这四点是建盏的瑕疵,原来我们都错了

对于建盏的烧制,建盏匠们常说:"一炉生,一炉死。"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建盏大师,也有可能很久烧不出一只精品建盏。即使是科学技术发展至今,茶器工艺已然超越古代,仍不能实现建盏烧制的完全可控,所以如果遇上了合眼缘的建盏就入手吧。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