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就已经提出了茶盏的审美:“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可见建盏在宋时已备受推崇。

自古建窑出建盏,“建窑”作为我国著名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距离我们这次寻盏之旅的目的地水吉,不过一小时的车程。在事先跟孙福昆老师预约过后,我们来到了水吉芦花坪建盏基地,拜访建窑建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福昆先生。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任何时代,都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有些人说他们是疯子;有些人说他们是天才。他们常常独来独往,毫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在自己的世界中孜孜不倦地追寻心中那份毕生的信仰。他们是一群纯粹的人、他们是一群可敬的人,建盏名家孙福昆大师,无疑就是这样一个纯粹可敬的孜孜追梦人。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柴烧,是埋在孙福昆大师骨子里的梦,以古法龙窑烧制出完美的建盏,一直是孙福昆大师不断探索追求的动力。为此,痴迷千年之前的古风雅韵的孙福昆大师不惜耗费极大的财力物力,一砖一瓦筑成属于自己的柴烧龙窑。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即便在建阳,能够拥有龙窑的名家大师也是屈指可数。这不仅仅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没有对建盏的极度痴迷,没有对柴烧建盏极致的热爱,是不可能的。这份纯粹的匠心,更值得我们去推崇。

生于1966年的孙福昆大师如今已过了知命之年,生于陶瓷艺术世家的孙大师从小耳濡目染,对建盏烧制技艺有着难以割舍的痴爱。14岁进入原建阳瓷厂工作,历经瓷厂倒闭、辗转商海浮沉,终回归心中挚爱。如今,他投身建盏研制已有20余年,筑成的柴烧龙窑的规模在建阳市无人能及,获得非遗技艺传承人称号,是业内数一数二的工艺大师。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柴烧之美,需要用心去品味。变幻无常的色泽纹路、偶发的自然之美,铸就了独一无二的黑瓷建盏。孙福昆大师的盏,古典与创新融合,色彩斑斓的纹路中,品出的却是宋时古韵,真正做到了形神合一。

钟情于柴烧、痴迷于柴烧,在建盏的世界中追寻工艺的极致。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其中,在第十一卷“陶埏篇”中,就记载了这么一句话“水火既济而土合;凡坯即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此话与古窑址遥相呼应,证明了柴烧的薪火相传。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孙福昆老师跟我们说:“柴烧建盏”首先作为最传统的烧制方式,历史悠久。同时由于建盏原矿釉水与原泥坯成分的特异性能,再加上柴窑中变幻莫测的“气氛”,导致了建盏独有的一句话“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些多变的色彩及窑变效果,正是柴烧建盏最吸引人的地方。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见过那么盏的我们,一致认为孙福昆老师的银毫也称得上是业界翘楚,如图银毫的品相可令大多数新生匠人难以望其项背。只有少数几位老匠人能与之一较高下。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孙福昆老师的鹧鸪斑(黑底银滴/斑)

宋代诗句云“建安瓷盌鹧鸪斑”,孙福昆老师这只盏似乎已经达到了古人对建盏的追求境界,既体现了宋徽宗之“盏色贵青黑”中的黑,孙福昆老师说“对油滴盏而言的釉面底色够黑才是上品。” ,我们深以为然。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对于建盏生产环节,孙福昆老师对拉坯、修坯、上釉等工序都由自己亲手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孙老师的事必躬亲与亲力亲为最大的保证了孙老师的每一只盏的艺术品格,也保证了盏的品质与收藏价值。

建盏传人孙福昆,用古法龙窑烧出完美的建盏,是他一生的追求!

孙福昆老师的每只精品盏都会经过精心挑选,签上证书,最后装入精美礼盒之中。

建盏颜色艳丽,富金属光泽,所以有些朋友对此一直抱有很大的疑虑:会不会添加一些化学原料,才形成了这个效果,会不会不安全?

其实很简单,建盏传统釉面中,色彩缤纷,银光乍泄并不是从现代开始的,宋代就有,宋代哪来的添加剂呢,所有制盏原料都是自然界中能够直接取得的,经过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反复试验、千锤百炼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制技艺,大家从釉面上去判断即可,若是传统釉面就不用怀疑了。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