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是我国传统瓷器的佼佼者,是与我国茶文化密不可分的器物,是宋代宫廷的御用茶具,历史地位颇高。说起建盏的传奇故事,大家也许略有耳闻,但是提起建盏独特的烧制手艺,想必大家还是较为陌生的。作为传统的手工技艺,建盏的烧制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建盏的烧制工艺和普通瓷器大不相同。根据史书记载,建盏的成品率很低,从选泥、粉碎、淘洗、揉泥、修坯等最少需要经过13道以上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精细入微,需要花费数天的时间。随着用建盏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建盏在使用过程中却频频爆出"有毒说",有人觉得用建盏喝茶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毒素,还与建盏的价格有很大关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还在担心建盏有毒与价格论有关,不妨来看看这篇文章,你会找到答案的。
建盏到底有没有毒呢?最大的争议就是在建盏含有的重金属上,我们知道建盏中含铁量较高,这也是其他瓷器所没有的。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建盏的胎泥用料,从根源上来寻找答案。
建盏烧制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胎泥,建盏在必须要在1300度高温环境下才能成功烧制出釉面结晶的茶盏,这对胎泥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普通的泥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形、起泡,这也是建盏烧制难度高的原因之一。
建盏的胎泥主要是含有三种成分:红土、粘土、高温土。位于福建南平建阳的建窑烧制出来的建盏品质最优,其他窑口难以烧制出与之相媲美的茶盏,因为这里特有的红棕泥含铁量较高,能够达到7%-10%。因此,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窑烧制出来的兔毫盏、油滴盏更加绚丽夺目。
胎泥选好后要进行淘洗过滤,把胎泥放入水中搅拌,将杂质过滤掉,在将静置一段时间,让淘洗过的泥慢慢沉淀,等到沉淀完毕,将水倒掉就能得到纯度高的泥料。接着,还有泥料臣服、揉泥、拉胚、修胚、干燥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马虎不得,一步出错都有可能导致烧制失败。
建盏烧制还要选择合适的釉矿,宋代建窑主要将原矿釉石作为主要的原料,首先把釉矿石进行粉碎,这是为了形成后续要用到的釉料,接着,再加入当地的红土和草木灰等磨成浆,过滤后备用。我们所看到建盏成品表面形成的形状不一、色彩鲜明的斑纹,就是经过粉碎后的釉矿石在高温下与坯土结合形成的。粉碎的釉矿也被叫做釉料,在建盏的釉料中主要包含三种成分:釉基、发色剂、助熔剂。这三种成分是由什么组成的呢?釉基中主要是石英,就是我们现在玻璃中所含有的主要成分,还含有少量的黏土,含铁量高,对后续形成釉面的斑纹影响巨大。发色剂是釉料中的着色剂,能够影响建盏的颜色。助熔剂作用较小,主要是草木灰成分。
虽然这些成分看似简单原始,但是在高温下,铁会发生化学反应,铁离子析出成为结晶,从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精美绝伦的兔毫、油滴等斑纹。众所皆知,铁是我们身体中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之一,能够运输人体中的血红蛋白,所以千万不要误以为建盏中含有的铁是"有毒金属"。
将上好釉料的建盏放入窑中烧制,这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烧制过程需要花费十来个小事,堪比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建盏在烧制过程中,无需加入其它物质,但是温度的把控紧密关系到茶盏的斑纹。为了形成独特美丽的斑纹,必须在烧制过程中保证在1300°的高温下,温度低难以形成油滴斑纹或者形成的斑纹太小,温度过高会导致形成的斑纹融成一片。
同时,窑内每一个角落的温度都要严格把控,但是这几乎是天方夜谭,因此没有一只建盏是十全十美的,在每次的烧制中都会有一些残次品,最后留下的建盏都是精工细作。在高温的条件下,会让很多釉料中的杂质自行分解,最后形成的玻璃釉面是较为稳定的化学物质,在普通的条件下,既能够耐热也不惧酸碱,因此用建盏来喝茶非常健康。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