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是我国古代匠人智慧的结晶,它代表着我国制瓷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可以说从古至今,没有人能够不为建盏绚丽多彩的斑纹和千变万化的釉色所倾倒,但是也正因为建盏美的如此不可思议,刚刚接触建盏不久的朋友往往会产生"建盏是否添加了有害物质"的疑问。但是请试想一下,如果建盏中真的添加了有害物质的话,它又怎么可能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用建盏喝茶是绝对安全的。
1.无法取代的胎土
从古至今烧制建盏所用的胎土都是产自于建阳水吉,即大梨村的高岭土、后井村的红土和南山村的粘土,再加上建阳水吉所在的南平市空气质量十分优质,著名的武夷山风景区和知名牛奶企业都座落在此处,所以当地的土地也是绝对能够保证零污染的。
南山村的粘土较偏黄白色,具有较高的铝和硅含量,良好的理化性能是建盏胎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井村的红土含铁量较高,但杂质多且不耐高温,这时候就需要大梨村的高岭土来进行平衡。
大梨村的高岭土主要成分为高岭石,泥料细腻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耐火性,可以增强建盏胎体耐高温抗变形的能力,防止建盏在后期烧制的过程中出现开裂等现象影响成品率。将采集好的三种粘土按照不同的比例调配在一起,经过过滤、炼泥等一系列工序才投入生产进行拉胚制作,"泥料是建盏美人的根骨"这句话名副其实。
2."其貌不扬"的釉料
建盏釉料所需的釉矿位于建阳南林,虽然这样红色的矿石看起来其貌不扬,但它却是建盏能够析出铁系结晶釉的最大的功臣,也是建盏重要的着色剂,另一种原料则是草木灰,它在建盏烧制过程中往往起到助溶剂的作用,备受我们喜爱的兔毫、油滴等斑纹都是矿石和草木灰经过窑火的淬炼之后形成的。除此之外,由于建盏是单色釉,所以其在烧制成功后斑纹和颜色都是完全随机不受人为控制的。
3.精益求精的烧窑
烧窑的过程决定了是否能够真正烧制出精品的建盏,而作为建盏无法避免的技术难点,温度和时间决定了烧窑的成败:在烧制过程中要使窑内每个角落的温度控制在同一数值、每个温度控制的时间要精确到秒。众所周知,烧制建盏至少要达到1300℃以上的高温,所以就算建盏在烧制前真的添加了些许其他材料,如此高的温度也早已挥发殆尽,且我们平常喝茶时水温绝对不会超过100℃,根本不会让建盏中残留的物质溶出。
4.专门的质检场所保驾护航
相信通过从建盏胎土、釉料和烧窑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已经能够确定建盏是完全安全的了,事实上国家的科学鉴定机构也对建盏的成分进行过分析,其主要成分就是由粘土和草木灰烧制而成的,且现如今建阳早已经建立了专门的质检场所,多年来建盏更是是做过许多的质检报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但是这也仅仅局限于正规厂家烧制的建盏,市面上一些廉价的建盏,尤其是那些颜色十分艳丽的建盏,其中的成分就不得而知了。
5.建盏茶具的作用不可辜负
许多对建盏情有独钟的朋友都不太舍得在生活中用建盏品茶,只是小心翼翼的把它束之高阁用来欣赏,这种做法看似是对建盏的一种保护,但实际上却辜负了建盏作为茶具真正的意义。作为宋代御用皇家茶具,建盏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它的审美性和观赏性也是建立在实用性的基础上的,建盏不同的器型就是它实用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宋代上流社会喜爱斗茶、平民百姓则喜欢分茶,为了与饮茶方式相适应,建盏便应运而生出了不同的器型,束口盏用于斗茶,敛口盏、撇口盏和敞口盏则用于分茶,直至现在建盏的器型也依旧是为了不同的饮茶方式服务的,所以如果你真的爱惜建盏,就不应该把它当摆设,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建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从始至终,建盏都在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坚守,它历经千年的孤独浴火而来只为自己能够再次大放异彩;烧制建盏的匠人们也在坚守,他们用自己的匠心烧制出了一件又一件让人惊叹的作品,因此他们也绝对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心血被人当做花瓶一般对待,所以无论是为了建盏本身还是为了匠人,我们都应该拿起手中的建盏,品一杯茗茶,寻一方乐土。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