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技艺,保护遗址
我市建立了国家、省、市、区四级传承体系,逐步形成有序的阶梯式传承态势。现有“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6人、市级10人、区级25人。2013年,南平市文广新局争取了一笔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南平市建窑陶瓷研究所开展保护传承工作。想要认识、了解更多关于建盏知识、建盏工艺师,请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哦。仙子期待您的垂青。
2013年,我市争取建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编制费用,对宋代建窑遗址进行重新规划保护,现已完成了前期勘测工作;遇林亭窑址安防、技防方案设计立项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延平茶洋窑遗址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文保单位。
培养人才,建设队伍
设立传承基地。2016年10月起,南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建阳区电商园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传承基地”、“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南平艺术学校陶瓷艺术教学点”,旨在更加有效的为建窑建盏传统工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鼓励传承人参加技艺评级。
2016年市经信委、人社局与文广新局联合组织开展工艺美术大师推选,评选出首批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17人。目前全市共有建窑建盏工艺美术师29人,其中国家级陶艺工艺美术师1人,中级职称27人,助理职称21人;陶瓷高级工艺美术师1人(同时也被评为省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省民间陶瓷工艺大师9人;市级建窑建盏大师工作室7个,传承人队伍不断壮大。
同时通过加强建窑建盏技艺评级,提高从业准入门槛,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促进了建窑建盏产业的健康发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2014年,市文广新局邀请台湾专家走进建阳,为建窑建盏企业进行策划营销培训,提升企业文创理念。2016年组织首批38名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传习者,参加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班、江南大学网络课程艺术设计等培训班,提升传习者视野和创新设计水平。
资金扶持,培育“龙头”
南平市级文化产业资金连续三年扶持建窑建盏项目,建阳区设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扶持建窑建盏产业发展,统一规划打造集销售、展览、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建阳建盏文化一条街,目前已入驻商户近百家。
加快推进考亭建盏文创园建设,引导分散的建窑建盏企业集聚到产业园区发展。经过几年来的精心培育,一些建窑建盏龙头企业初具规模,武夷山慈心园有限公司、建阳贵稀堂陶瓷有限公司获“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闽藏阁建盏文化有限公司年销售额1200万元,已提升为线上企业。木易阳建盏、芦花坪建盏、御兔建窑陶瓷等企业正在申报规上企业。借力文化产业东风,一大批建窑建盏企业正朝着规模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壮大。
打造品牌,突出特色
在每年“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我市积极组织项目保护单位开展宣传展示活动。近年来组织开展了非遗技艺展示(邀请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各级传承人现场拉胚)、“建窑建盏制作技艺” 项目产品展示等活动,举办“闽北记忆——建窑瓷器精品展”、“闽瓷遗珍——南平茶洋窑出土瓷器展”,并赴兄弟地市、省外交流展出,为建窑建盏文化宣传造势。牢固树立地域品牌,提高产权保护意识,2012年,建阳首次提出建窑建盏工艺的规范生产要求。
2015年,“建阳建盏”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一批规模企业使用,并向国家质监总局申请“建阳建盏”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相关建盏企业大胆走出去,参加厦门文博会等各类展会,为宣传推广建窑建盏品牌使出了“洪荒之力”。建窑建盏获近百种奖项,其中金奖30个。
不仅如此,建窑建盏还走出国门,作为礼品赠送意大利、南非、斯里兰卡等外国政要。与此同时,我市还广泛利用媒体宣传,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县等各级媒体中,播出的建窑建盏各类宣传专题节目近百余次,极大提升了建窑建盏文化品牌知名度。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