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盏的烧制是利用古老的柴烧工艺,经过火气的淬炼,焕发出独特的风骨神韵。在建盏烧制过程中,凭借着烧盏技艺与窑火氛围的完美结合,成就了建盏巧夺天工的艺术美。并以粗犷自然的质感、朴拙敦厚的色泽、深沉内敛的古雅,在亦古亦今的美学格调中诠释万物无常的变化,展现无法言喻的窑变风采。今天小编就从原料加工、泥坯塑制 、赋釉及煅烧等四大工序为大家介绍下建盏是怎样烧出来的:
1、 原料加工
首先建盏烧制所用的胎土含铁量高,独有的铁胎特质使其对原料的要求较高。早在宋代就有其它窑口仿烧建盏,但无法达到相同的工艺水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地理环境不同,原材料的含铁量不达标。建盏制胚所取的原料都是产自于建阳水吉当地,分别为大梨村的高岭土、后井村的红土和南山村的粘土这三种土质。将采集而来的三种矿土精细打磨后,经淘洗去除杂质,避免杂质影响建盏成色。这样经过一次加工后的泥料还需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进一步的练泥揉泥,去除黏土中的空气和杂质,使泥料致密均匀、利于成形,也可以防止后期制胚时的干燥、开裂。
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开始制坯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制胚工艺可分为手工拉坯和机械模具压坯。传统建盏采用的是手工拉胚成型,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进行泥坯塑制,正因如此,手工拉胚的器型富于变化。手工拉坯成型后还要在胚体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俗话说"三分拉坯、七分修坯"。手工拉坯质量的好坏,拉坯其次、修坯为主。传统建盏器形的主流修足方式为浅圈足,圈足的底座部分和内圈都需要以修刀修出,有的工艺师会在修足时带上个人风格或是选择加上底款。
建盏的胚体制作完成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上釉,关于建盏是生坯上釉还是素烧过后上釉就有所争议。正常的烧制工序是上釉之前要将裸坯以较低的温度预热一遍,这样能增加坯体的机械强度。素烧之后的建盏等待凉干就可以开始上釉了,手持盏底将建盏浸入配好的釉中。建盏工艺的一大特点是施半釉,盏内上全釉,盏外上半釉,釉水浓度和上釉厚度保持均匀适中状态。因为建盏采用正烧的方式,如随意施全釉,在高温下会因釉水流动而粘底。为了便于把控施釉范围,宋代束口盏会特意修一条止釉线。
"泥做火烧,关键在窑",烧窑成功与否决定了建盏成品的优劣,煅烧的过程也是建盏烧制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建盏常见的烧制方式大体分为两种:柴烧和电烧。在装窑时,电窑通常在胎底垫氧化铝粉防粘,龙窑则以匣钵分装。建盏在烧制过程中,需要窑炉温度在1200-1300摄氏度以上,还要注意窑内氛围的把控。在高温环境中,釉料上的铁离子会析出,釉层流动在釉面上形成兔毫样、油滴状等斑纹。
出窑后的建盏,便是迎来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一个精品建盏更是天工与人巧的结合。而这都归功于建盏复杂严谨的烧制技艺,以及百年来一代代的匠心传承。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