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走近建盏 品读建盏文化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建盏烧制最迷人的地方,那么,就会经常有盏友来问:“建盏品质到底该如何看?”

其实建盏的品质只能通过质感告诉人们,它就像一幅中国名画,简素,展现的是意境和神韵。如曜变斑,这种窑变层次最多, 落差最大,在盏外几乎没有,在盏内分布也没有规律,斑纹在很小的范围内就存在消失的危机,连变灰的机会都没有,给人“一步之遥,就是深渊”的警示,可谓是“玄之又玄”。那么何谓建盏?简单地说,建盏就是建窑烧制的窑变结晶黑釉茶盏,是由建窑的“建”和茶盏的“盏”的合成的茶具名称。

事实上,建盏的盏、碗、瓯之称甚为混乱,历代文献资料中亦不明确,市场上更是盏、碗、瓯互称。

有学者比较得出,盏、碗之别在于器壁,壁直者为盏,圆弧者为碗;而碗的器形比瓯大,瓯的器腹又比碗深。

有点混乱是吧,姑且听之,建盏之名就是建窑黑釉茶盏、茶碗、茶瓯的通称。

建盏,在宋代的各大窑口最为辉煌的时期,建盏脱颖而出,与点茶这一饮茶方式结合,已经不是简单的瓷器,更不是一个不起眼的茶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即:建盏文化。那么什么是建盏文化呢?

建盏文化就是建盏自身厚重的发展史,在历史发展中曲折的演变。证据表明,建盏诞生于晚唐五代十国,进入北宋后,建盏作为与此茶结合的茶器,伴随着斗茶之风一并传入上层社会和宫廷,到了宋徽宗时期建盏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南宋建盏也一度因为战乱而停滞,但是随着南宋国家的全面恢复而再次兴盛,作为全社会点茶的必须茶器,皇室和全社会依然都使用建盏点茶。

建盏成为宋代最受推崇的茶器,离不开它的艺术性、功能性、稀缺性。

艺术上,它将黑釉瓷的装饰艺术发挥到极致,以自然的高铁胎釉,烧成变幻莫测的结晶斑纹,功能上,它保温效果好,造型稳重简洁,且精品万中无一。蔡襄对建盏的评价是“出他处者,皆不及也”——建盏的成功,其他窑口的产品是无法复制的!

而惊才绝艳的艺术家兼不称职皇帝宋徽宗同志在所作《大观茶论》中则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好的茶盏,就应该是建窑兔毫盏的样子。日本茶道,源自中国。南宋时期两度来我国学习佛经的日本荣西禅师,归国时带回了茶籽和饮茶法,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让宋人的饮茶习俗在日本广泛传播。

十六世纪末,日本茶圣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完善,让日本茶道成为了日本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代表。日本在研习我国茶礼的同时,也热衷于来自中国的茶器,收藏了宋代弥足珍贵的建窑遗珠--曜变天目茶碗。曜变天目在日本的历史上,传承于历代统治者之手,贵为神品,至高无上。建窑建盏在日本的辉煌,却难掩在中国的失落。建盏,这一宋时君王士大夫争相吟咏的茶器,却在历史的兴衰更迭中,渐渐沉默,甚至无人问津,如同美人迟暮,几许苍凉。

入元以后,元朝统治者继承了宋室的宫廷文化,保持着点茶的喝茶习惯,建盏依然具有使用空间,只是社会大众开始兴起散茶,茶器的使用进入了多元时代。

进入明朝以后,宫廷内依然保留有点茶的习惯,但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废除团茶改散茶,建盏与团茶的使命彻底结束,建窑的烧制从理论上而言伴随着市场的消失而停烧。明朝后期及清朝、民国,建窑建盏成为了人们研究茶器和古玩的知识点,实物在社会鲜有流通,认知错误百出。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建盏工艺才逐步得到恢复。1979年9月,由中央工艺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组成攻关小组,进行仿古建盏实验,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实验,终于在1981年3月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的样品,并获得了有关人士的好评。

1981年5月7日——10日,福建省科委邀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外交部总务司、上海博物馆、上海硅酸所等三十多个单位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对新烧制的建盏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仿宋兔毫盏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等都达到了宋代建盏的水平,并获得国家科技四等奖。此后,仿宋兔毫盏逐步走入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仿宋油滴盏、鹧鸪斑盏等也获得成功,并批量流入市场。

经历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组织遗址考古挖掘,以及八十年代进行烧制技术恢复。近年来,建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盏再次走进社会大众茶桌。建盏近千年的发展史,这在中国茶器中绝无仅有,可谓中国第一茶器。建盏文化就是建盏与茶饼合而形成的点茶文化,并最终确立形成了中国点茶茶道,成为宋人生活四艺之一。六朝以后,开始出现茶器。到了唐代的“煮茶”时代,皇室用整套金银茶器用做茶器。入宋之后,中国进入了“点茶”时代,在选用茶器方面,暗合宋人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建盏,与宋代各大窑口的茶器竞争中,自平民百姓、人文士大夫、皇亲贵族及皇帝无一而不推崇,成为自下而上备受喜爱的茶器。团茶、建盏为主要物件的点茶不断发展,以点茶为基础的煎茶、分茶也衍变而来。但看似繁琐而风雅的宋人点茶方式,将中国茶道推向了顶峰。中国点茶茶道也在这一时期形成,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建盏文化就是宋代政治中贡茶制度与皇家定制建盏的结合,以及文人士大夫与建盏的诸多故事和情怀。宋代建立了完善的贡茶制度,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朝廷中设立茶马司,专职茶马之事。伴随着宋代贡茶制度同期发展的是建盏的皇家定制制度。建窑虽然不是官窑,但“有命则贡”,皇宫内廷御用建盏则是建窑专门烧制的带有“供御”、“进盏”、“天圣”等款识的建盏,官府所用建盏则带有“监”、“监匠”等款识,皇帝和官府祭祀泰山则定制“东岳”款识建盏,品质都十分精美,这些款识成为现在研究建盏在宋代政治层面使用和影响的重要证据。 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热衷于以茶为研究的内容,尤其是以北宋宋徽宗为代表的《大观茶论》,著述为历代之最,作者身份为历代最高。此外,在文艺著作中,建盏在茶诗中也成为重要的吟诵题材之一,建盏成为宋代人文茶诗中最经典的饮茶代名词。建盏还给使用者带来了其他瓷器所不具有的快乐,使用建盏斗茶是宋代社会大众作为文雅的一种游戏,其实是茶人之间的快乐。而发源于唐代的寺院禅茶,发展至两宋已经成为制度,僧侣在日常中将点茶融入到修行之中,仅罗汉供需点茶就达到五百盏之多,佛教对建盏的需求量仅次于皇宫和官府。

建盏文化就是其特殊的场地优势下,借助卓越的制作技艺而生成的天然之作,包含着宋人独特的匠心和创新精神。建盏产自宋代的福建建州水吉池中村、后井村一带,故称建窑,被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名窑之一。建窑专门生产喝茶所用之茶盏,故称其产品为建盏。

千百年前,建窑生产的建盏以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不仅成为当时社会的特殊文化载体,令国人折服,还一度被指定为进贡宫廷的御用茶器,并由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海外,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枢纽,建盏依托当时迅速崛起的泉州港和福州港,大量销往东亚、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备受当地客商青睐。

日本是最早意识到建盏魅力的国家。据16世纪出版的日本文献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大致进行换算,这3种建盏分别相当于当时价值700多公斤、360多公斤和210多公斤的黄金,可见建盏当时在日本的珍贵程度。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普拉玛是西方发现并研究建盏的第一人,西方人认识到建盏的珍贵性和艺术性,大致始于他对建窑遗址的考察。1935年,普拉玛到水吉镇考察建窑遗址,雇佣当地村民挖掘了大量建盏,并将它们运回美国进行研究。两年后,他发表考察和研究成果,吸引了来自欧洲、北美洲和澳洲等地区的许多学术界和收藏界人士,这些人此后也开始有意识地研究建盏,并收集建盏进行展出和交易。目前,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等世界大型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的建盏。

据了解,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作为国之瑰宝的建盏,成为当时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特别是南宋时期,国家鼓励出口,同时为了防止钱币外流,规定凡是外货不用金银铜钱,而用瓷器绢帛兑换,因而这一时期建盏的外销量更大。

因建盏产品釉面多呈现黑色,被列入黑釉瓷系,为中国黑釉瓷最高水准产品。胎骨乌泥色,敲打如铁撞击声,又称之为铁胎。宋代建盏采用龙窑烧制,经过繁琐的生产工序之后,釉面除了乌金、柿红釉、茶叶末釉等单一釉色外,形成了独特的釉面斑纹并被宋人所喜爱,成为宋代瓷器釉面斑纹审美追求之一。釉面呈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宋人称之为“兔毫盏”,斑点呈现卵状结晶体斑纹,如鹧鸪鸟胸前羽毛,宋人称之为“鹧鸪斑”盏,此盏流传至日本被称之为“油滴盏”,再有“异毫盏”、“毫变盏”宋人认为最难得到的建盏,至今也不知是何品种。但是当下备受推崇存世仅三件半的“曜变盏”,宋代并无记载。建窑建盏斑纹变化丰富,得益于建盏产地泥釉含铁量高,以及宋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成品率十分低下,是中国烧窑技术中最难的窑口之一。建盏文化是中国古代瓷器东渐并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的交流发展史。日本是中国的邻国,深受汉文化影响,建盏就有其中的因素。日本当下之茶完全保留着宋代的点茶法,其缘起为宋时,日本僧人追随唐代僧侣来华求佛,受宋代禅茶制度影响,回日本时候将中国的饮茶法——点茶,带回了日本。同时带回的还有中国的茶种和茶器建盏,这是建盏第一次在日本的兴起和传播,主要发生在两宋期间。其次,两宋时期对外海上贸易频繁。建盏作为宋代社会特殊的文化载体,也海传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进入元明时期,建盏作为此时日本将军幕府统治者所喜爱的“唐物”,带动了当时的日本贵族上流阶层的喜爱,将收藏和使用建盏为社会地位和修为的最直接体现,“曜变天目”估计是这期间流入。 这一时期,大量的两宋建盏遗物,被运送到日本,成为建盏进入日本的第二高潮时期。与此同时,自宋代开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建盏作为中国瓷器的一部分,其使用和影响也远播东南亚诸国、非洲及欧美,“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发掘出的建盏,就是最为重要的例证。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