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知识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五千年来头一份,以皇帝身份背书。器为茶之母,水为茶之母。说到茶,便离不开器。宋徽宗以国君之高位宣传茶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政治家与艺术家向来是南辕北辙的不同路子,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要求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还需要有雄心抱负与治国之才,然而总有背道而驰,生于帝王之家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比如宋徽宗赵佶。

清代诗人郭麟曾这样评价宋徽宗道:"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帝王。"

▼宋徽宗·赵佶画像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形神并举,不爱江山爱丹青

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在艺术上却是造诣非常。显然,宋徽宗是一位十分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自有后评说,不过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很难掩盖。

有人总结说,徽宗的美是艺术之美,是恢弘考究、是形神并举、是院体道统;徽宗的美也是品味之美,是文雅潇洒、是自然写实、是凡间仙境;徽宗的美更是人性之美,是婉约内敛、是江山隐逸、是潜心养性。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在亡国昏君、艺术天才这些标签的背后,艺术家、收藏家的宋徽宗究竟成就如何?

后继无人的瘦金体

自宋徽宗独揽大权后,养尊处优、位极高位的处境给徽宗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在其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赵佶以其天赋才华和特殊的优越性成就了令人难望项背的"瘦金体"。其中,"瘦金"二字,应就取自徽宗赵佶信奉的古训"书贵瘦硬"。

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秾芳诗帖》(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清陈邦彦跋其《秾芳诗帖》曰:"宣和书画超轶千古,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略径,行间如幽兰丛竹,冷冷作风雨声,真神品也。"

浓淡墨色,鸟语花香

北宋宣和年间收录的魏晋以来的绘画著作《宣和画谱》记录了宋徽宗赵佶所收藏的花鸟画2786件,占全部藏品的44%,由此可见,历来关于赵佶的艺术成就,论者都以其花鸟画最高。

宋徽宗赵佶的"御笔画"《瑞鹤图》,此画作是徽宗书画珍品中难得的诗、书、画具为上乘的佳作。

▼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在绘画上,赵佶重视写生,尤其善画花鸟画,细节极其强调,以精工逼真著称。

极致强调工笔的花鸟画,与精工细巧的瘦金书搭配在一起,可谓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宋徽宗绘《文会图》局部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茶书

古往今来皇帝那么多,但要问艺术才华最高的是谁,可以放心回答:宋徽宗!虽治国安邦他是学渣,但是在艺术领域绝对是火力全开,不仅书画双绝,还懂生活,引领点茶时尚,更以帝王至尊撰写茶书《大观茶论》,在作者身份这一点上,《大观茶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观茶论》书影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大观茶论》是一本综合型的茶书,对于茶的产地、制作方法、鉴别、品评、茶具和点茶法等,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也是后人研究宋代茶事的重要参考,称之为"宋代第一茶书"

"宋代第一茶书"中的"宋代第一茶器"

中华书局校勘版《大观茶论》原文: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彩色也。

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

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小大。

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少,则受汤不尽。

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大观茶论》中最为建盏界熟知的,是"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句。而徽宗论盏,不止于此。

全文一共近百字,对茶盏的形与色、使用方法,都有说明。从以上三个角度说盏,任何一句话拿出来讲都是建盏的广告语,这也是建盏作为"宋代第一茶器"的明证。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1.茶盏的釉色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指的就是建窑的兔毫建盏。

茶盏的釉色以青黑为宝贵,有条理通达的为上品,为的是"取其焕发茶彩色",指的是精品建窑兔毫盏的釉色表现,最能焕发出白色茶汤的颜色。

▼南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在当时,建窑兔毫盏不亚于如今的天王天后级别,众多窑口纷纷效仿建盏,但是因其工艺原料等原因的制约,很难去模仿出建窑正窑的水平,尤其是达到徽宗要求的精品兔毫盏。

北宋名臣蔡襄(1012-1067年)在《茶录》中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即今建阳)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2.茶盏的器型

"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易以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

注:底部深则茶在茶盏中能够有一定厚度,仿佛直立在盏中,易于点击出茶表面的汤花;底部有宽度则能够圆转通贯地运用茶筅,不妨碍茶筅的点击拂弄。建窑束口盏就完全符合"底差深而微宽"的要求,再加上建盏是铁胎,从口沿至盏底厚,盏壁逐渐加厚,重心稳,击拂的时候会更加顺手。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3.茶盏使用观后感

染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小大。

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少,则受汤不尽。

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注:如此就须估算茶的多少,来确定所要使用茶盏的大小。

若碗高大而茶少,茶的色泽就会被遮盖掩蔽;茶多而碗小,就不能够注入足够的水来点茶。

茶盏一定要热,这样茶汤花在被击拂出来才能够停留较长的时间。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在建窑束口盏的口沿下方有一圈注水线,可以有效防止茶汤在击拂的时候溢出去。建盏的盏壁有一定的厚度,且胎骨为铁胎,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大观茶论》中论盏的文字,可是真正的皇帝手把手的在教人挑盏、用盏,可见,建盏是宋代皇帝在"第一茶书"钦定的"第一茶器"。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作为哲宗皇帝赵煦之弟,赵佶本该是位混迹尘世的风流才子,蕴藉着得天的造化与宿世陶冶,享用着人世佳酿与美食的滋润,然时也命也,哲宗早逝,徽宗赵佶继位。宰相章惇评价他"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政治上昏聩不堪,轻信奸臣,穷奢极致从不考虑民生后果,以至最后遭遇靖康之难。国祚中断浮华奢靡的生活连同他的书画王国一起烟消云散。

▼《桃鸠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昏庸的宋代皇帝却会迷恋一只茶盏?建盏魅力在哪?

九五帝王位似乎是他这辈子摆脱不开的枷锁和镣铐。但似乎多了这样的一重身份,让赵佶的人生从此变得毁誉参半,褒贬各半。正是赵佶以举国之力在艺术的王国里孜孜地从事于一切关于美的创造,对书画、陶瓷等艺术的推动力影响极大。后人虽诟病其人品和治国之道,但是在研究宋代文化的时候总绕不过他。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张 爱华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