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百科
曜变盏被认为是建盏中最贵重的种类,然而国内不仅宋代建盏的存量不多,曜变盏更是一盏都没有,反而是日本有不止一个国宝级曜变盏。甚至宋徽宗在撰写心得《大观茶论》的时候,还说“玉毫条达者为上”,对曜变盏只字未提。被奉为日本国宝的曜变盏,为什么国内博物馆一盏都没有?
在南北宋建盏的对比中不难发现,黑釉盏其实是南宋才开始流行的,北宋的建盏其实并不以黑釉为主。这不难理解,毕竟建阳在福建一带,相较于南宋而言,北宋时期的福建实在有点偏远。日本流传的建盏被他们成为“天目茶盏”,得名于产地天目山,也就是南宋时期,建盏的主要产地被确定为建阳,渐渐有了建盏这个称呼。宋代诗词大多只提盏字,或者用兔毫鹧鸪斑等词汇代称,大体上也是因为当时的建盏来自各地,风格上还没统一。
建盏的釉色纹理,是因为铁胎的铁含量更高,这是建阳的地方特色,也无怪乎宋徽宗觉得“玉毫条达者为上”,在产地诸多的北宋时期,建阳不过是偏远的诸多窑口之一,临近汴京(现在的开封市)的钧州(现在的禹州县)可是钧瓷的产地。钧瓷可是当时专为皇帝烧瓷的官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建盏在北宋,其实只是诸多茶盏品牌中的一个。而其余地区的泥料含铁量不如建阳,因此北宋时期的曜变盏数量应该并不多,只限于皇室收藏或者赏赐使用。金灭北宋的时候,都城汴京被攻占,不论是金朝还是随后的元朝,都不是崇尚饮茶的朝代,损坏了本就稀少的曜变盏并不意外。
宋代的斗茶文化的重要分界线,就是南北宋的历史变迁。斗茶文化的巅峰是在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喜好文雅,甚至有不少茶相关的轶事。南宋北宋最大的区别当然是疆域的缩小,虽然宋朝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巅峰,不过单论经济水平,南宋显然是不及北宋的。能得到日本诸多名人认可的曜变盏,要说宋朝没一个人觉得好看,这显然不太现实。金元两朝都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在统一后也保持了游牧的习惯,不仅没有饮茶的习惯,还大量破坏耕地,使得不少窑口失去开窑烧瓷的经济支持。建窑也不例外,宋朝灭亡后失去了斗茶养盏的风尚,建盏也渐渐被市场淘汰。
综上所述,南宋152年的历史才是曜变盏烧制较多的时期,不过前文也说了,南宋的实力相较于北宋差距十分悬殊。除了南宋早期的岳飞、韩世忠等名将以外,几乎挑不出有能力的人物,更是几次抗金后被迫求和。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不可能存下多少藏品,也是建盏流入日本的重要原因——南宋真的很弱很穷。而南宋的灭亡,又是历史上也为特别的一幕,也就是崖山海战,这是少有的彻底灭杀前朝的战争。元朝灭宋的三四年时间里,南宋一直处于流亡阶段,报名都成问题,当然没心思带着建盏这种茶具逃命。
烧制曜变盏的南宋时期,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末年又是常年流亡,所以名贵的曜变盏并不是皇室的藏品,而是由于各种原因流落到其他国家。这其中日本由于岛国的性质,战乱纷争也仅限于国内斗争,因此曜变盏的保存较为完整并留存至今。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