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建盏上那道神奇的“束口线”!

束 口 线 有 何 用 ?

1. 制作工艺层面

考古与科学研究证明,烧制建盏的龙窑温度普遍较高,烧制建盏时温度通常在1300度以上。如果烧制的瓷器器型胎底厚,口沿较薄,那么该瓷器的口沿就容易在高温中变形失圆,甚至与匣钵产生粘连,造成残品率的提高。

而经过千万次烧制得出的经验,匠人们发现,只要在拉坯这道工序时,用手指在接近口沿的位置拉出一道外凹内凸的沟,就可以有效防止变形。这个原理是由于该束口沟形状为曲面的环形,使得近口沿处的拉坯体结构有了预应力,因此在烧制的高温下,不易产生口沿的变形,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成品率。

2. 点茶功能层面

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记载了点茶的步骤: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

由此可知,束口线根本不可能是注水线。如果汤水注至束口线的高度,则“环回击拂”这个动作根本无法进行。因为盏内汤面过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靠近盏沿的液面会升至更高,甚至会溢出口沿而飞旋溅出。故蔡襄认为“汤上盏可四分则止。”

而束口线的存在,则可以在茶汤旋转流动的高点改变茶汤的流向,有效防止了茶汤外溅,故称之为“防溢线”或许更为贴切。

并且,这道线也可以为点茶时产生的泡沫提供一个咬面,延长回落的时间。而在最终验看胜负的时候,它还可作为标尺之用,让水痕高低更加直观。可谓一举三得。

3. 品茗感受层面

使用过束口盏饮茶的盏友,对此应该深有体会——那道巧妙的束口线,不论是手捧时与手部的贴合,还是饮用时和唇部的吻合,它所带来的舒适而微妙的触感,令许多茶人饮者一饮难忘,从此甘心成为束口盏的忠实爱好者。不得不说,这是一处有温度、有人情的设计巧思。

综合以上几点,建盏的束口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器型设计。那条看似简约的道道,其实背后真的很有门道!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